[发明专利]一种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3559.0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军;孙长彪;刘宗武;王启玲;张国辉;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14;B24C9/00;B24C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路则谦 |
地址: | 250216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残留 抛丸 滚珠 处理 装置 | ||
1.一种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下方的吊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抛丸机出口外侧的机箱;
所述机箱包括上端敞开的矩形状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上方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的顶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顶板上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外围同心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内同心设置有环形滑道,所述环形滑道内滑动设置有局部齿圈,所述局部齿圈的角度为180度,所述局部齿圈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向轴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喷气机构,所述环形滑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支撑杆转动的环形通槽;
所述局部齿圈能够沿着所述环形滑道做圆周运动;
所述罩体包括固定罩体和活动罩体,所述通孔、环形凸台、环形通槽和环形滑道均通过所述固定罩体和活动罩体拼接而成;
所述通孔、环形凸台、环形通槽和环形滑道均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均设置在固定罩体上;
还包括吊杆,所述吊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吊钩,上吊钩挂在所述吊环上,下吊钩上挂有钢构件,所述固定罩体和活动罩体之间具有允许所述钢构件通过的间隔且所述吊环能够位于所述通孔的中心处,所述间隔构成的通道与所述输送机构平行;
所述固定罩体包括固定U型板和顶板固定部,所述活动罩体包括活动U型板和顶板活动部,所述活动U型板和固定U型板的开口端相对设置;
所述活动U型板的下方设置有活动底板,所述喷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底板上的圆筒,所述圆筒与所述环形凸台的固定部同心且所述圆筒的上下两端均密封,所述圆筒的上端同心且转动设置有与所述圆筒内部连通的下立管,所述下立管的上端设置有水平管,所述水平管远离所述圆筒的轴心,所述水平管的外端设置有上立管,所述上立管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上立管朝向所述圆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嘴,所述圆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活动U型板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软管与高压气泵连接;
所述钢构件位于所述水平管的上方,所述上立管位于所述钢构件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钢构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壁上周向均布有三个开口,所述顶板上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均转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局部齿圈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型号相同的电机驱动,所述固定罩体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齿轮且位于所述固定罩体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端面倾斜设置且底端靠近所述固定罩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内部为阶梯状分为低收纳腔和高收纳腔,所述高收纳腔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罩体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过滤板超出所述固定U型板,所述过滤板通过电推杆一调节,所述过滤板能够朝向所述低收纳腔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低收纳腔和高收纳腔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低收纳腔和高收纳腔之间且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体和活动罩体之间通过电推杆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5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