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淬透性渗碳钢、制造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3315.2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安金敏;屈小波;王鲁义;张华;胡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06;C22C33/06;F16C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汪芬 |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淬透性 渗碳 制造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淬透性渗碳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步法工艺制备高淬透性渗碳钢,第一步,制备高淬透性渗碳钢的原材料依次经过转炉炼钢、LF精炼、VD真空处理、连铸、钢坯坑冷的步骤制备连铸坯;第二步,对连铸坯依次经过加热、除磷、轧制、冷却的步骤获得高淬透性渗碳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二步冷却后的高淬透性渗碳钢进行分段、精整、探伤,将合格的高淬透性渗碳钢包装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利用高压水对加热后的钢坯进行除磷处理,且保持终轧温度≥8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LF精炼阶段要求白渣时间≥20分钟,吊包前进行前Ca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VD真空处理阶段要求在真空度≤67pa下保持时间≥10分钟;软吹氩时间≥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铸阶段,连铸液相线温度1508℃;中间包过热度:开浇炉过热度控制30~45℃,连浇炉20~35℃;中间包内的钢液经连铸结晶器,加电磁搅拌,结晶器电磁搅拌400A/2Hz、末端电磁搅拌300A/10Hz;浇注出连铸坯,开浇前向中包吹氩气排空,待加入覆盖剂后再关闭排空氩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过热度调整拉速0.95~1.15m/min,拉速每分钟调整幅度不超过0.05m/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阶段内,预热段≤800℃,加热I段880~1100℃,加热II段1150~1220℃,均热段1150~1220℃,加热时间≥180min。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高淬透性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渗碳钢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C:0.18~0.22%、Si:0.20~0.30%、Mn:1.06~1.14%、P≤0.015%、S≤0.015%、Cr:1.31~1.39%、Ni≤0.30%、Cu≤0.10%、Mo:0.22~0.28%、Al:0.015~0.025%、N:0.0060~0.012%、Al/N≥2.0、Pb≤0.008%、Sn≤0.02%、As≤0.025%、Sb≤0.010%、B≤0.0003%、[O]≤0.0020%、H≤0.0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淬透性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渗碳钢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C:0.18~0.20%、Si:0.20~0.25%、Mn:1.06~1.10%、P≤0.015%、S≤0.015%、Cr:1.31~1.36%、Ni≤0.30%、Cu≤0.10%、Mo:0.22~0.28%、Al:0.015~0.022%、N:0.0060~0.010%、Al/N≥2.0、Pb≤0.008%、Sn≤0.02%、As≤0.025%、Sb≤0.010%、B≤0.0003%、[O]≤0.0020%、H≤0.0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淬透性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渗碳钢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C:0.18~0.22%、Si:0.22~0.30%、Mn:1.08~1.14%、P≤0.015%、S≤0.015%、Cr:1.34~1.39%、Ni≤0.30%、Cu≤0.10%、Mo:0.22~0.28%、Al:0.018~0.025%、N:0.0090~0.010%、Al/N≥2.0、Pb≤0.008%、Sn≤0.02%、As≤0.025%、Sb≤0.010%、B≤0.0003%、[O]≤0.0020%、H≤0.0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12.一种高淬透性渗碳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淬透性渗碳钢用于工程机械液压泵主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3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