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3155.1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刁秀丽;刁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凯翔凯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H05B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荣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工艺。所述电热膜包括表层、中层和底层,所述表层和所述底层均为耐热聚酯薄膜;所述中层包括发热材料和导条。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耐热聚酯薄膜置于惰性气氛中,先进行热稳定氧化处理,再进行碳化处理;将发热材料加热熔融,并在高压条件下打碎、混合、碾压形成浆液;再根据模具将所述浆液与导条进行共同成型;以进行碳化处理后的耐热聚酯薄膜作为表层和底层,对已成型的浆液和导条进行包覆。所述电热膜具有发射能源的效应,其作用原理基于以辐射能流来供暖物体并采用红外波将能量传送,使室内的物体加热;且采用红外线式供暖能使温度在整个室内均匀分布;所述电热膜亦能根据需要裁剪成任意形状,以适应各种装饰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人体和物体首先得到温暖,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
电热膜发展潜力巨大,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电热膜采暖方式不耗水、不占地、开关自主,节能节材,符合减排低碳的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广阔。
但现有的电热膜仍有不足:如加热效果差,尺寸固定不易改变等。故基于此,提出本发明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工艺。所述电热膜,具有发射能源的效应,其作用原理基于以辐射能流来供暖物体并采用红外波将能量传送,使室内的物体加热;且采用红外线式供暖能使温度在整个室内均匀分布;同时,所述电热膜亦能根据需要裁剪成任意形状,以适应各种装饰元件。
本发明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热膜,包括表层、中层和底层,其中:
所述表层和所述底层均为耐热聚酯薄膜;
所述中层包括发热材料和导条。
优选地,所述发热材料平铺设置;所述导条设置于所述发热材料两侧;所述导条为铜制导条。
优选地,所述发热材料为金属单质或金属合金。
优选地,所述金属单质为铜、镍、锂、钛、铷、铯、金、铍、锆、钨、镓、铟、铊、锗、铼、锡或镁中的一种。具体的,金属单质的用量为铜4克/m2、镍6克/m2、锂5克/m2、钛4克/m2、铷3克/m2、铯2克/m2、金5克/m2、铍4克/m2、锆2克/m2、钨3克/m2、镓8克/m2、铟5克/m2、铊4克/m2、锗3克/m2、铼4克/m2、锡4克/m2、镁3克/m2。
优选地,所述金属合金为铜镍合金、铁铬铝合金或镁碳合金中的一种。具体的,铜镍合金5克/m2、铁铬铝合金5克/m2、镁碳合金5克/m2。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的再一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耐热聚酯薄膜置于惰性气氛中,先进行热稳定氧化处理,再进行碳化处理即可;
(2)将发热材料加热熔融,并在高压条件下打碎、混合、碾压形成浆液;
(3)再根据具体模具将所述浆液与导条进行共同成型;
(4)以进行碳化处理后的耐热聚酯薄膜作为表层和底层,对已成型的浆液和导条进行包覆,即得所述电热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凯翔凯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凯翔凯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