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2729.3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家河;冯西亚;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家河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张伟彦 |
| 地址: | 26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针灸 辅助 进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长形外壳,所述长形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针刺储存机构,所述针刺储存机构可用于存储多枚针刺,所述长形外壳的上侧设置有针刺推动机构。本发明通过针刺储存机构的设置,可在长形外壳内储存多枚针刺,在进行针灸时按下控制开关,可循环渐进的使得不同的针刺与避让缺口的位置匹配,从而供针刺推动机构推动针刺刺于体内,达到自动的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且提高了针灸的效率,同时通过深度调节机构的设置,可拧动拧动轮,调节限制块a的高度,再通过针刺推动机构将针刺刺入体内时,限制块a可对推块下降的高度进行限制,控制针刺刺入体内的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中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主要作用包括:疏通经络,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调和阴阳,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扶正祛邪,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授权公告号CN2121409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外表面开设有放置孔,所述连接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放置孔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管,所述放置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连接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块。该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通过放置管的设置,当对准刺入位置后,松开挤压杆,此时医疗人员通过按压块将其向下推动,使得针刺入至患者的皮肤,最后将该装置拿掉即可,从而达到了方便使用和进行针灸工作的目的,通过红外线装置的设置,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该实用新型虽然达到了方便使用和进行针灸工作的目的,但是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每次都需要人工一枚一枚的进行刺入,效率不高,且在使用时不方便,且不能够对针刺入至患者的皮肤的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辅助进针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长形外壳,所述长形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针刺储存机构,所述针刺储存机构可用于存储多枚针刺,所述长形外壳的上侧设置有针刺推动机构,所述针刺推动机构可将针刺向下推动并刺入体内,所述长形外壳的上侧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可控制针刺推动机构针刺刺入体内的深度,所述针刺推动机构的下侧设置有开设于长形外壳的避让缺口。
优选的,所述针刺储存机构包括固定于长形外壳内部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设置有蓄电池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针刺固定件,所述针刺固定件的上侧设置有固定于长形外壳内壁的定位板,所述长形外壳的上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所述控制开关、蓄电池以及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刺固定件包括固定圆块,所述固定圆块的外圆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内嵌固定有磁铁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家河,未经彭家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橡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丙烷脱氢反应建模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