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隔离度天线装置以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2503.3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魏鲲鹏;张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1/00;H01Q1/22;H01Q1/24;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天线 装置 以及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隔离度天线装置以及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枝节。第二天线包括第二天线辐射枝节、馈电传输线和耦合枝节。馈电传输线分别与第二天线辐射枝节以及耦合枝节电连接。耦合枝节、两个天线的辐射枝节三者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且耦合枝节靠近第一天线辐射枝节并远离第一天线辐射枝节上的接地枝节。馈电传输线用于实现两个天线之间的且经过第一、第二天线辐射枝节的第一耦合路径的耦合相位控制,耦合枝节用于实现两个天线之间的且经过第一天线辐射枝节和耦合枝节的第二耦合路径的耦合幅度控制,从而实现紧凑布局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调节,进而达到天线间的高隔离度解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隔离度天线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越来越强大,配置的天线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目前智能终端设备的尺寸朝着小型化、便携式、高屏占比等方向发展,使得智能终端设备上用于布局天线的空间大幅减少,因此,智能终端设备上的天线布局一般都比较紧凑,导致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一般都比较差。
虽然目前终端设备的大部分天线对隔离度的要求都比较低,一般十几dB即可满足使用要求,但是也有少部分天线对隔离度要求极高。例如,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中的WIFI2.4G天线和蓝牙天线均工作在2450MHz附近,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共用同一个天线,并通过时间分集的方式工作。但在使用蓝牙鼠标或者蓝牙键盘时,对于打游戏等需要高灵敏度操作的场景,可能会出现笔记本电脑反应迟钝的情况,从而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WIFI 2.4G天线和蓝牙天线也可做成两个独立的天线,但两者的隔离度需要在30dB以上,才能使两者都不受到对方的干扰。然而,在天线布局比较紧凑的情况下,两个天线之间很难达到30dB以上的隔离度。
现有解隔离度方法有谐振单元加载法、缺陷地法、CM/DM模式抵消法、模式正交法、极化正交法、中和线法、地板特征模布局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均可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但在紧凑的天线布局下,这些方法能够提升的隔离度有限,很难满足极高的隔离度要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紧凑地布局天线并实现天线之间的高隔离度解耦,成了天线设计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隔离度天线装置以及终端设备,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紧凑地布局天线并实现天线之间的高隔离度解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隔离度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枝节以及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枝节延伸出来的第一接地枝节。
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天线辐射枝节、馈电传输线、以及耦合枝节。所述馈电传输线分别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枝节以及所述耦合枝节电连接。所述耦合枝节、所述第一天线辐射枝节、所述第二天线辐射枝节三者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且所述耦合枝节靠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枝节并远离所述第一接地枝节。
所述馈电传输线用于实现两个天线之间的第一耦合路径的耦合相位控制,所述耦合枝节用于实现两个天线之间的第二耦合路径的耦合幅度控制,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调节,其中,所述第一耦合路径经过所述第一天线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枝节,所述第二耦合路径经过所述第一天线辐射枝节和所述耦合枝节。
针对紧凑布局的两个同频天线,所述天线装置通过在其中一个天线中增加耦合枝节以在两个天线之间新增一条耦合路径,并通过所述耦合枝节来调整该新增的耦合路径的耦合幅度,以及通过具有所述耦合枝节的天线的馈电传输线来调节两个天线的辐射枝节之间的原始耦合路径的耦合相位,以实现紧凑布局的两个同频天线之间的高隔离度解耦、提高紧凑布局的两个同频天线传输的信号的抗干扰性能,从而能够提高天线的传输性能,使所述终端设备具有较佳的无线通信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