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脸识别感应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2279.8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慧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40/40;G06V10/74;H05K7/20;B01D49/00;G06V10/147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技术 识别 感应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脸识别感应控制系统,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实现在人脸识别器工作中,通过摄像头本体和活体检测系统摄取人脸图像,再由图像识别系统进行识别,且其释放热量使吸附框内温度升高,使记忆金属绳受热收缩拉动单面磁块挤压弹性绝磁囊体,使绝磁粉末分散,取消单面磁块与单面磁杆之间的磁屏蔽,排斥摩擦球运动与吸附绒毛摩擦产生静电,吸附摄像头本体上的灰尘至超细纤维上,且记忆金属绳收缩过程中带动二氧化碳水溶液发生晃荡,促使二氧化碳气体溢出至膨胀气囊内,推动活塞压缩抽气筒,使其下侧处于负压状态吸取气体,增强对灰尘的吸附力,提高除尘效果,同时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实现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脸识别感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广泛应用于金融、司法、边检、航天、电力、工厂、教育、医疗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等领域。
随着通过摄像头或摄像机长时间工作,采集人脸图像时,其表面常常会附着有灰尘,而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或摄像机表面沾附的灰尘不易清理,影响摄像头或摄像机的图像摄取。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脸识别感应控制系统,它可以实现在人脸识别器工作过程中,通过摄像头本体和活体检测系统摄取人脸图像,再由图像识别系统进行识别,且其释放热量使吸附框内温度升高,使记忆金属绳受热收缩拉动单面磁块运动,挤压弹性绝磁囊体,使绝磁粉末分散,取消单面磁块与单面磁杆之间的磁屏蔽,排斥摩擦球运动与吸附绒毛摩擦产生静电,吸附摄像头本体上的灰尘至超细纤维上,且记忆金属绳收缩过程中带动二氧化碳水溶液发生晃荡,促使二氧化碳气体溢出至膨胀气囊内,推动活塞压缩抽气筒,使其下侧处于负压状态吸取气体,增强对灰尘的吸附力,提高除尘效果,同时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实现降温。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脸识别感应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器,所述人脸识别器的外端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人脸识别器的外端电性连接有摄像头本体,所述显示屏与摄像头本体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内信号连接有活体检测系统,所述活体检测系统分别与显示屏与摄像头本体之间通过信号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的内部信号连接有图像识别系统,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分别与显示屏与摄像头本体之间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活体检测系统与图像识别系统通过信号连接,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内固定连接有人脸图像预处理模块,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内固定连接有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所述人脸图像预处理模块位于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模块的上侧,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内固定连接有匹配与识别模块,所述匹配与识别模块位于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模块的下侧,可以实现经过摄像头本体和活体检测系统对待识别人员的面部图像进行摄取,并将其信息呈现在显示屏上,接着传输到图像识别系统上,先经过人脸图像预处理模块过滤挑选有用信息,再由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提取人脸中的模式特征,并经过匹配与识别模块进行人脸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慧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慧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