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玻璃管弯折成型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1874.X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锐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C03B23/043;C03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管 折成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玻璃管弯折成型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玻璃管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防变形助热件的设置,使得对玻璃管进行弯折时,可通过高温的热载体颗粒对玻璃管的弯曲处进行定向、均匀的加热,使玻璃管能受热均匀,且在对玻璃管进行弯折时,高温热载体颗粒的填充可防止玻璃管向内凹陷变形,并通过硬软限棒件的设置,使得玻璃管受热软化后,可拉动导热防挤棒使其向保温调节筒内滑动,不仅可为高温热载体颗粒提供流动空间,防止对玻璃管进行弯折时,热载体颗粒向外挤压玻璃管,导致玻璃管变形,且可提高玻璃管折弯后冷却定型的效率,还能对高温热载体中的剩余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节能环保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管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粗玻璃管弯折成型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管是非金属管中的一类,是以氧化钠、氧化硼、二氧化硅为基本成分的一种玻璃。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认可,与普通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质大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化工、航天、军事、家庭、医院等各个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该种玻璃在我国出现是基础材料工业的又一次新革命。
玻璃管一般可分为普通玻璃管、化工玻璃管、中性玻璃管以及高硼硅玻璃管。在一些情况下,需要使用弯曲的玻璃管,因此,需要对玻璃管进行弯折。
现有技术中,对于玻璃管的弯折,多采用火焰加热等方式,在玻璃管的外部对玻璃管的弯曲处进行加热,使玻璃管受热软化,然后对玻璃管进行弯折,不仅容易使玻璃管受热不均匀,且在对玻璃管进行弯折时,尤其是对应管径较大的粗玻璃管,由于玻璃管内部为中空状,容易导致玻璃管向内凹陷变形。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粗玻璃管弯折成型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玻璃管弯折成型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防变形助热件的设置,使得对玻璃管进行弯折时,可通过高温的热载体颗粒对玻璃管的弯曲处进行定向、均匀的加热,使玻璃管能受热均匀,且在对玻璃管进行弯折时,高温热载体颗粒的填充可防止玻璃管向内凹陷变形,并通过硬软限棒件的设置,使得玻璃管受热软化后,可拉动导热防挤棒使其向保温调节筒内滑动,不仅可为高温热载体颗粒提供流动空间,防止对玻璃管进行弯折时,热载体颗粒向外挤压玻璃管,导致玻璃管变形,且可提高玻璃管折弯后冷却定型的效率,还能对高温热载体中的剩余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节能环保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粗玻璃管弯折成型用模具,包括相匹配的左半模、右半模,所述左半模远离弹性连接框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右半模远离弹性连接框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隔热塞块,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之间固定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弹性连接框,所述左半模内活动设置有防变形助热件,所述防变形助热件包括动隔热塞块,所述动隔热塞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调节筒,所述动隔热塞块远离保温调节筒的一端活动嵌设有多个导热防挤棒,所述导热防挤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热防挤棒,所述隔热防挤棒贯穿动隔热塞块并延伸至保温调节筒内,所述导热防挤棒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防挤棒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保温调节筒内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保温调节筒滑动连接,所述隔热防挤棒远离导热防挤棒的一端通过联动杆与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防挤棒、隔热防挤棒均与动隔热塞块滑动连接,所述动隔热塞块远离保温调节筒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硬软限棒件,所述硬软限棒件和导热防挤棒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硬软限棒件包括隔热储料盒、硬固软滑体、隔热内筒、隔热外筒、联调板、弹性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锐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锐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