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1709.4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忠;周平;周琳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丽忠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陈蓓蓓 |
地址: | 550027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路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公路结构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公路路基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硬化基层、预制板层、连接层、碎石层以及沥青层;硬化基层由混凝土浇筑形成,且硬化基层上表面水平设置;预制板层由若干预制件拼接制成,预制件的横截面呈倒U形,且预制件内设有呈波浪形的钢板固定件;钢板固定件底部固定有压力检测器,压力检测器底部连接有检测座,检测座与硬化基层上表面相抵;连接层有钢筋网于预制板层上铺设形成;碎石层由碎石于预制板层顶部铺设形成,且碎石层与连接层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沥青层由沥青于碎石层上铺设形成。本申请具有有效监测公路路基结构所在地面的沉降情况,提升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路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路基是公路的基础结构,其与路面共同承担公路上的行车载荷,同时承受各种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地面沉降指地面下沉的现象,是目前世界各大城市的一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一般表现为区域性下沉和局部下沉两种形式。可引起建筑物倾斜,破坏地基的稳定性。滨海城市会造成海水倒灌,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在现有的路面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已发生过多次路面下沉,甚至路面塌陷的事故,对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公路路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对地面沉降的有效监测手段,安全性不够。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监测公路路基结构所在地面的沉降情况,提升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公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路基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硬化基层、预制板层、连接层、碎石层以及沥青层;
所述硬化基层由混凝土于地面上浇筑形成,且所述硬化基层上表面水平设置;
所述预制板层由若干预制件拼接制成,所述预制件的横截面呈倒U形,且所述预制件内设有呈波浪形的钢板固定件;所述钢板固定件底部固定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底部连接有检测座,所述检测座与所述硬化基层上表面相抵;
所述连接层有钢筋网于所述预制板层上铺设形成;
所述碎石层由碎石于所述预制板层顶部铺设形成,且所述碎石层与所述连接层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沥青层由沥青于所述碎石层上铺设形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一处预制件位置的地面发生下沉时,该处的检测座下沉,使得压力检测器底部承受的反作用力减小,从而便于检测人员定期通过压力检测器判断该处地面是否发生下沉,从而有效监测了公路路基结构所在地面的沉降情况,提升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检测器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板固定件底部的上固定部、连接于所述上固定部下侧的顶压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压连杆一侧的应变片;所述顶压连杆上设有用于抵接所述应变片的抵接头,所述顶压连杆下端转动安装有下连接壳,所述下连接壳与所述检测座顶部抵接设置;所述应变片竖直设置,且所述应变片上端与所述上固定部固定;所述应变片两端连接有导线,且导线延伸至所述沥青层外,便于维护人员检测应变片的电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该压力检测器处的地面发生沉降时,该处的检测座随之下沉,使得顶压连杆转动,驱动抵接头朝向远离应变片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应变片变形,使得应变片的阻值改变,检测人员定期检查各段地基的应变片阻值即可判断是否发生沉降,检测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上固定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头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下连接壳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弯曲杆,且第一连接杆中部与第二连接杆中部均朝向远离所述应变片的方向弯曲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丽忠,未经蒋丽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