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固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1223.0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夏葵;黄尚珩;何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F27/70;B01F33/81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张丽华 |
地址: | 61002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扬尘 固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扬尘固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固化装置及方法,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罐体,分别用于存放抑尘剂和成膜助剂,两个所述罐体内均设置有搅拌组件,两个所述罐体内的搅拌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两个所述罐体均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喷出所述罐体内的液体,且可调节喷洒宽度,具有有效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以及综合经济效益更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扬尘固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固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所产生的扬尘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污染是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抑制扬尘,特别是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已成为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扬尘控制措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防止措施,即改变生产活动模式,从前端控制扬尘的产生;二是减缓措施,即采取工程手段减少扬尘排放强度。国内常见的抑尘方法是较为传统的洒水抑尘,但是此方法对水量需求大,有效性持续时间短;反复洒水会将加剧裸露地表的自然风化速率,从而更容易产生呼吸性粉尘,而且对水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与洒水扬尘相比,抑尘网可有效起到防风防尘、加固堆料的作用,可节省水资源,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有效负荷低,浪费材料。且密目网容易损坏,在日光照射下老化严重,容易卷曲及撕裂,需不断购置材料进行铺设,浪费严重。
本发明主要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现场扬尘治理,适用于施工现场建筑物拆除、土方开挖及装卸车、现场静置粉末状材料堆放及裸露土壤、场区道路、工地进出车辆的清洗、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全过程全阶段的扬尘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以及综合经济效益更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固化装置及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扬尘固化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罐体,分别用于存放抑尘剂和成膜助剂,两个所述罐体内均设置有搅拌组件,两个所述罐体内的搅拌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两个所述罐体均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喷出所述罐体内的液体,且可调节喷洒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罐体内壁,其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罐体,且连接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罐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内可滑动地设置有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从所述转动管的两端延伸出,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罐体上的搅拌轴,所述转动管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管转动,所述转动管用于周向限位所述连接轴,进而使所述搅拌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转动管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搅拌轴延伸出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从所述转动管延伸出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锁紧环,所述锁紧环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轴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锁紧环分别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所述转动管设置在两个所述锁紧环之间,且端部与所述锁紧环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转动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