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车厢电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1201.4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王彬;葛文广;陈玉林;王俊;蒋洲;朱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陈民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导流 功能 车厢 加热器 | ||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车厢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本体,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配合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通过限位机构与电加热器本体配合连接;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转动有定位机构;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配合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通过固定机构与电加热器本体配合连接;拉动限位机构,进而便于将转动机构打开并对电加热器本体维修,转动定位机构,进而便于对转动机构进行抵触,进而有利于防止在检修时转动机构转动砸到操作人员头的情况;转动导流机构,进而使导流机构在转动时便于对电加热器本体吹出的风进行导向,进而便于调整车厢内部空气冷热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车厢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体积小,加热功率高,使用十分广泛,采用智能控制模式,控温精度高,可与计算机联网。加热器原理的核心的是能量转换,最广泛的就是电能转换成热能。目前车厢电加热器用于车厢内部环境温度进行加热,采用流体热力学原理均匀地带走电加热元件工作中所产生的巨大热量。
然而,现有的电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当操作人员在对其进行维修时,通常需要将电加热器的外壳拆除才能对内部组件进行查看检修,由于车厢内部空间有限,且安装拆卸时间较长,进而不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检修效率;不便于调节固定的风向,导致车厢内部不同位置冷热不均,从而会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给乘客造成不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车厢电加热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车厢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本体,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配合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通过限位机构与电加热器本体配合连接;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转动有定位机构;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配合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通过固定机构与电加热器本体配合连接;
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卡合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转杆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挡风板通过扭簧与安装板配合连接,所述挡风板上抵触有档杆,若干个所述档杆呈等距排列,且所述档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拉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拉板与第二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且所述第二螺杆与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
具体的,四个所述固定架两两一组呈对称设置,且所述固定架与电加热器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为L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长杆,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电加热器本体之间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槽,所述盖板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滑动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盖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板通过伸缩弹簧与盖板之间配合连接,所述滑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与盖板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电加热器本体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卡板的截面宽度小于滑板的截面宽度,所述限位块端部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块,所述电加热器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电加热器本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上啮合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电加热器本体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与电加热器本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抵块的端部呈斜面设置,且所述抵块与盖板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