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离心机震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0286.4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时良;周珊峡;刘君;柳又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2 | 分类号: | B01L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王清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离心机 震动 分子生物学 实验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缓冲离心机震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平台本体,安装于地面上,实验平台本体上设置有离心机本体,并在离心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检验振动频率的振动传感器,实验平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离心机本体工作状态的红外线感应器;缓冲组件,设置于实验平台本体上,离心机本体上设置有放置框,缓冲组件通过输送配重块至放置框上以用于降低离心机本体的振动速率;升降组件,设置于实验平台本体内部,实验平台本体上设置有试剂架组,升降组件用于根据离心机本体的开停机来控制试剂架组的运动状况,此缓冲离心机震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通过缓冲组件使得配重块增加离心机本体的重量,且升降组件使得试剂架组避免受到热量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机实验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缓冲离心机震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和蛋白质-脂质体系。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常会使用到离心机对试剂内的分子结构进行加速分离,离心机是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仪器,它借助转轴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不同密度、不同大小的物质分开。能达到初步分离纯化的目的,是实验室必不可少的仪器。按照转速可以分为低速(8000rpm)、高速(8000-20000)、超速(50000)三种类型。根据体积大小和摆放位置又可分为台式离心机和落地式离心机。台式离心机体积比较小,常是中低速离心机,做一般分子生物学实验常用;落地式离心机体积较大,常带有降控温装置,大多是高速离心机,常用于制备、初步分离、大规模离心,以及用于一些要求温度的离心;现有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的离心机大多直接安放在实验台板上,由于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常会出现离心管在装样过程中由于原样品的比重不等于配平液的比重的现象,进而导致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振动现象,其中轻微的振动并不会对离心机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但当振动速度Fr>25mm/s时,则需要将离心机进行停机操作,且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种试剂离心,由于试剂的种类不同,进而所离心的时间、温度等条件均不同,且离心机本身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所产生的热量大多散发至周围环境中,进而对部分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储存的试剂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缓冲离心机震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缓冲离心机震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缓冲离心机震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平台本体,安装于地面上,所述实验平台本体上设置有离心机本体,并在所述离心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检验振动频率的振动传感器,所述实验平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离心机本体工作状态的红外线感应器;缓冲组件,设置于实验平台本体上,所述离心机本体上设置有放置框,所述缓冲组件通过输送配重块至放置框上以用于降低离心机本体的振动速率;升降组件,设置于实验平台本体内部,所述实验平台本体上设置有试剂架组,所述升降组件用于根据离心机本体的开停机来控制试剂架组的运动状况,以在缓冲组件与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减少离心机本体振动及避免试剂架组上的试剂受到温度的干扰。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实验平台本体上的固定框,且所述实验平台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并在所述固定框内部设置有链条轮组,其中一个所述链条轮组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进行连接,并在所述实验平台本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座,且另一个所述链条轮组与固定座之间通过传动柱与之连接,并在所述链条轮组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框内壁进行连接的转柱,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传动柱之间通过皮带轮与之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平行设置的链条轮组进行同步转动,以在皮带轮的作用下带动链条轮组进行同步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0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击地压卸压解危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