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线拉丝工艺用原材料淬火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9328.2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仲福林;郜荣俊;单连琪;葛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润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2F1/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廿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6 | 代理人: | 马莹莹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拉丝 工艺 原材料 淬火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铜原料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拉丝工艺用原材料淬火设备。其技术方案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一侧设置有操作箱,冷却箱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冷却箱的上端设有防护箱与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所述冷却箱的上端连接有位于支撑块一侧的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上端内壁与冷却箱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一,所述防护箱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螺杆二的外侧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支撑滑块之间通过导向连杆连接,所述L形板的下端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联动性非常强,在密封盖打开的同时将原料放入冷却箱内,安全系数高,且密封盖与冷却箱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原料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拉丝工艺用原材料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铜线是通过铜原料拉丝加工而成的,而铜原料在拉丝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淬火处理,把原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突然浸在水中其冷却,因此需要使用到淬火冷却设备,现有的淬火冷却设备是通过冷却箱、操作箱以及密封盖构成,在使用的时候还是存在缺陷,现有的淬火设备需要人工将密封盖打开,操作比较麻烦,盖打开之后需要人工将需要冷却的原料放入箱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现有的密封盖密封效果不够好,鉴于以上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铜线拉丝工艺用原材料淬火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安全系数高的铜线拉丝工艺用原材料淬火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铜线拉丝工艺用原材料淬火设备,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一侧设置有操作箱,冷却箱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冷却箱的上端设有防护箱与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所述冷却箱的上端连接有位于支撑块一侧的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上端内壁与冷却箱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一,所述防护箱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外侧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支撑滑块之间通过导向连杆连接,所述L形板的下端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杆。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螺杆一的下端套设于锥齿轮啮合传动的锥齿轮二,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贯穿防护箱的侧表面且连接有锥齿轮三,所述螺杆二的一端套设有与锥齿轮三啮合传动的锥齿轮四。
优选的,所述支撑滑块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块与密封盖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一的外圆周面螺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一端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下表面设有两个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互相靠近的表面均设有夹持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L形板的侧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侧表面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导向连杆滑动连接在导向通槽内。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冷却箱与密封盖连接的侧面开设有与密封条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锁止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在密封盖的上端设置连接杆,打开电机使螺杆二转动就可以带动连接杆移动,从而带动密封盖滑动打开,螺杆二转动还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带动螺杆一转动使升降杆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原料放入冷却箱内,在密封盖打开的同时将原料放入冷却箱内,结构联动性强,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
2、通过在密封盖的一侧设置密封条,提高了密封盖与冷却箱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冷却的效果;
3、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联动性非常强,在密封盖打开的同时将原料放入冷却箱内,安全系数高,且密封盖与冷却箱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给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润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润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9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