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热元件及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8174.5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为;姜华文;姜佳林;潘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元件 终端 | ||
1.一种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毛细结构包括编织线,所述编织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线的外表面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所述凹槽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面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编织线的长度方向平行;或,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呈绕设于所述外周面的螺旋状、锯齿状或波浪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编织线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编织线的直径尺寸大于或等于0.03mm且小于或等于0.05mm;和/或
沿所述编织线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小于或等于0.01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编织线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凹槽的内壁面的截面包括第一连接线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外周面,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外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外周面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0.001mm且小于0.005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关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经过所述编织线的中轴线、及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交点。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外周面上均匀分布。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编织线,多个所述编织线编织形成网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且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传热元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中且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
11.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元件具有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剂,所述蒸发段受热时,所述冷却剂可由液相转变成气相并流向所述冷凝段;所述冷却剂的气相经由所述冷凝段散热后可由气相转变为液相并在所述毛细结构的毛细力作用下流回至所述蒸发段。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8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车锁止器
- 下一篇:便于换玻璃纤维带卷的玻璃纤维带送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