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506.8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海;郭谦;罗阳;彭烨;张攻孜;石斌;焦增肖;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4 | 分类号: | A61B17/74;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林之权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股骨颈 动力 锁定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包括锁定基板、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锁定基板上开设有螺钉通孔和摆动通孔,第一螺钉穿过螺钉通孔,第二螺钉穿过摆动通孔,且第二螺钉在摆动通孔内能够相对于锁定基板摆动。本发明的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利用定向固定的第一螺钉以及可相对于锁定基板摆动的第二螺钉,能够根据手术需要确定第二螺钉的安装角度,增大待修复的股骨在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上的总体摩擦阻力,增强股骨在术后的安装稳定性和支撑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多采用三枚空心螺钉固定技术。手术中,从股骨粗隆下进针,经过股骨粗隆部、股骨颈部至股骨头部,达到固定骨折断端的作用。
上述空心螺钉固定技术虽然可以加压固定骨折断端,但是由于三枚空心螺钉通常平行设置且无其他辅助固定结构,所以该系统和方法存在以下明显不足:
1、空心螺钉安装稳定性差。
2、空心螺钉安装后的支撑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有助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其包括锁定基板、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所述锁定基板上开设有螺钉通孔和摆动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螺钉通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摆动通孔,且所述第二螺钉在所述摆动通孔内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定基板摆动。
上述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在使用时,将第一螺钉从股骨粗隆下进入,先后经过股骨粗隆部、股骨颈部直至股骨头部,实现骨折各个部位的牵引固定。然后,再将第二螺钉从股骨粗隆下进入,同样经过上述三个部位进行固定。并且,第二螺钉能够根据手术需要改变相对于锁定基板的摆动角度,通常情况下,第二螺钉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螺钉的轴线方向并不平行。由于存在轴线不平行的两种螺钉,所以,本发明的股骨颈动力锁定系统能够增大待修复的股骨在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上的总体摩擦阻力,增强股骨在术后的安装稳定性和支撑有效性。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基板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从所述第一侧面贯穿所述至所述第二侧面;所述摆动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口径大于所述摆动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口径。其技术效果在于:摆动通孔在两个侧面上的口径不等,使得第二螺钉插入摆动通孔后得以相对于锁定基板发生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摆动通孔的位置呈弧形凹陷状。其技术效果在于:第一侧面在摆动通孔的位置设置了弧形凹陷,使得第二螺钉接触第一侧面时,可以朝所需的方向进入,即保证了第二螺钉的偏转安装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通孔为长条孔。其技术效果在于:第二螺钉穿过长条孔,相对于穿过与第二螺钉直径匹配的圆孔,能够实现第二螺钉的倾斜角度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钉相对于所述锁定基板的摆动角度范围在10度至30度之间。其技术效果在于:根据常规螺钉的尺寸,以及人体中股骨粗隆部、股骨颈部和股骨头部的尺寸,将第二螺钉的摆动角度设置在上述角度区间,能够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优选地,应将该摆动角度设置在15度上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和/或所述第二螺钉为空心螺钉。其技术效果在于:将第一螺钉和/或第二螺钉设计为空心结构,可在其空心腔室中注入骨水泥,提高螺钉在股骨中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螺钉的侧壁设置有骨水泥灌注孔。其技术效果在于:骨水泥灌注孔设置在螺钉的侧壁,在螺钉旋拧到股骨之后,其螺纹与孔壁之间存在一定的孔隙,骨水泥能够充分填充该孔隙,保证螺钉安装的后期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