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307.7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军;付豪;隋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7/065;E04B2/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转角处 模板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加固方法,浇筑基础筏板后绑架墙体钢筋,然后再在剪力墙阳角侧和阴角侧分别搭设L型模板,最后在两模板外侧设置竖向的次龙骨和横向的主龙骨以对模板进行加固,在浇筑基础筏板前在基础筏板里预埋竖向的工字钢,工字钢的高度与墙体高度一致,在工字钢的高度方向上均匀焊接若干层对拉组件,每层对拉组件包含复数根对拉螺杆且每根对拉螺杆与阳角侧模板对应边垂直,每根对拉螺杆一端与工字钢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模板、次龙骨和主龙骨并在主龙骨外侧的对拉螺杆上套设紧固件。该加固方法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且能有效对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进行加固,避免爆模和胀模的发生,并且还能提高墙体的结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现有技术中进行剪力墙的浇筑时,一般首先通过剪力墙模板进行外形的固定,然后进行剪力墙的浇筑工作,针对一般厚度较大的剪力墙的浇筑工作时,还相应的加固措施以对模板进行加固,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待拆模后割掉露在剪力墙外的对拉螺杆,但对拉螺杆无法用于混凝土厚度超过1.0m的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的加固,并且因转角处的墙体厚度很厚,容易引起爆模和胀模。
中国专利201910595952.5公开了一种超厚混凝土剪力墙外侧模板加固方法,采用在浇筑筏板混凝土时预埋混凝土钢筋,然后浇筑芯柱混凝土,再与U形固定箍配合对外侧模板进行加固,该加固方法需要在混凝土剪力墙内浇筑芯柱,施工难度大,不易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加固方法,该加固方法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且能有效对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进行加固,避免爆模和胀模的发生,并且还能提高墙体的结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加固方法,浇筑基础筏板后绑架墙体钢筋,然后再在剪力墙阳角侧和阴角侧分别搭设L型模板,最后在两模板外侧设置竖向的次龙骨和横向的主龙骨以对模板进行加固,在浇筑基础筏板前在基础筏板里预埋竖向的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高度与墙体高度一致,同时,在工字钢的高度方向上均匀焊接若干层对拉组件,每层对拉组件包含复数根对拉螺杆且每根对拉螺杆与阳角侧模板对应边垂直,每根对拉螺杆一端与工字钢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模板、次龙骨和主龙骨并在主龙骨外侧的对拉螺杆上套设紧固件,从而将模板与工字钢连接,以对模板起到加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对拉螺杆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工字钢上。
进一步地,基础筏板里预埋有多根工字钢。
进一步地,所有工字钢朝向相同且矩阵式排列,任意一行和任意一列的工字钢的两侧均设有对拉螺杆,且相互交错的对拉螺杆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预埋的方式将工字钢与基础筏板固定,然后对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进行加固,降低了施工难度,利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通过在浇筑基础筏板腔将工字钢预埋在基础筏板里,从而使得工字钢和基础筏板形成一整体,有效保证了工字钢的结构稳定性,且工字钢的刚性较大,在后续对拉超厚剪力墙转角处阳角侧模板时,能有效对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进行加固,避免爆模和胀模的发生。
3、本发明的工字钢插空设置在超厚剪力墙转角处,不会影响墙体钢筋的安装,从而不会影响墙体的施工质量,而且因工字钢的设置还能有效提高了墙体的结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染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支持多路视频接入的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