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裂缝智能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6479.2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新;陈方强;蔡福;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C7/00;G01C21/16;G01J5/00;G01S19/39;B62B5/00;B62B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裂缝 智能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裂缝智能检测设备,涉及隧道裂缝检测技术领域。该隧道裂缝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内部上端滑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底座内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座,所述第二缓冲座内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座,两个所述滑动座上均转动连接有缓冲杆。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裂缝智能检测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主控机进行转换,然后由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并且将处理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器内部,并且除了图像检测以外,还有激光、红外等检测方式,如果墙面有积水,由于温度不一样,根本不用打孔或挖开,用红外线可以很容易地辨别,检测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裂缝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裂缝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交通线路进行修建时,经常会遇到诸如山体或者城市建筑物等障碍物的阻隔,隧道工程是指修建在地下、水下和山体中的一系列建筑工作,隧道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类,隧道工程极大的方便了交通线路的修建,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隧道在长期运营中,受到车辆震动、水泥水热化所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地质的变化影响等,隧道的二衬可能会出现裂缝,给隧道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定期对隧道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裂缝并进行修补,降低安全隐患。
目前,对隧道裂缝的检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人工检测,人工检查是目前常用的裂缝检查方式,适用于中短隧道,但是人工检查存在诸多弊端,人工检查无法对隧道路面进行完全检查,运营的隧道车速较高,对路面裂缝检测影响较大,并且人工检查存在主观因素,容易漏检;第二种是隧道裂缝检测车,目前国外某些国家已经采用裂缝检测车,然而进口的检测车价格昂贵,并且实用性不强,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国情,会给使用者带来损失。
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08283297U)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便携式隧道表观病害检测装置,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顶端上安装有隧道表观病害采集系统,所述隧道表观病害采集系统通过三角基座连接于所述三脚架的顶端,所述三角基座具有通过脚螺旋连接而成的上下双层结构,所述三角基座上设置有圆水泡、水平微调钮和水平锁紧钮,所述隧道表观病害采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集成有测头,所述测头包括工业相机、光源和图像采集卡,所述箱体上集成有电源开关、数据传输口、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所述箱体通过360度周向旋转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三角基座上,该装置有利于从隧道现场采集的隧道表观数字图像中确定隧道表观病害情况以便快速形成检测结果和生成隧道病害展布图。但是该装置隧道表观病害采集系统和工业相机的倾斜角度调节不便,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裂缝智能检测设备,解决了对隧道裂缝的检查无论是采用人工检测还是隧道裂缝检测车进行检测均存在一定的弊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隧道裂缝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内部上端滑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底座内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座,所述第二缓冲座内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座,两个所述滑动座上均转动连接有缓冲杆,两个所述缓冲杆上端均转动连接在缓冲板下端面中部;
所述缓冲板上端固定设置有两个电动伸缩支撑柱,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中部固定设置有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上端转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弧形固定轨,所述弧形固定轨两端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弧形固定轨和两个固定杆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电动伸缩杆,多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端部均固定设置有裂缝检测装置,多个所述裂缝检测装置上均固定设置有工业摄像头、激光断面扫描器和红外成像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6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具装饰材料用的表面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倾角的铜钛合金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