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酱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6125.8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6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梁名志;卢凤美;张艺;潘联云;夏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3/00;B02C13/18;B02C13/28;B02C13/282;B02C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林淡如 |
地址: | 666201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茶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进行酸茶制备;
S2:按一定重量比例配料,备用;
S3:将原材料切碎混匀,备用;
S4:深度加工后装瓶并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酸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采摘一芽三叶为主的茶鲜叶;
A2:上一步骤采摘的茶鲜叶沸水涝青2分钟;
A3:上一步骤处理的茶叶晾青至表面无水分;
A4:上一步骤制得的茶叶装罐并密闭发酵2-8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配料中包含的原材料的重量份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按一定重量比例配料具体为称取一定重量比例的酸茶茶叶、酱油、食盐、白糖、味精、辣椒面、大蒜仁和山梨酸钾,混匀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酱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原材料切碎混匀具体为将配料放入搅拌机,利用高速旋转刀片将按照一定重量比例的配料切碎混匀,形成茶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深度加工后装瓶并包装具体为将S3中制得的茶酱,于75~80℃水浴巴氏除菌,随后冷却至室温,理化检验合格后,装瓶并包装。
7.一种茶酱制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组件(2)、罐体(3)、罐盖(31)、电机(33)以及粉碎组件(4);所述罐体(3)设置在支撑组件(2)之间;所述支撑组件(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罐盖(31)契合连接在罐体(3)上;所述粉碎组件(4)设置在罐体(3)内,且所述粉碎组件(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电机(33)上;
所述粉碎组件(4)由一号转轴(46)、一号搅拌片(45)、啮合齿(44)、二号转轴(41)、二号搅拌片(42)以及啮合套(43)组成;所述一号转轴(46)的底端固接在电机(33)上,且所述一号转轴(46)的顶端固定连接啮合齿(44);所述一号搅拌片(45)固接在一号转轴(46)中部,且所述一号搅拌片(45)设置在罐体(3)内;所述二号转轴(41)的顶端转动连接在罐盖(31)底面;所述二号搅拌片(42)固接在二号转轴(41)中部,且所述啮合套(43)固定连接在二号转轴(41)的底端;所述啮合齿(44)啮合连接在啮合套(4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酱制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由连接臂(21)、支撑柱(22)以及扭簧(24)组成;所述支撑柱(2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且一侧所述支撑柱(22)上开设有滑槽(23);所述连接臂(21)滑动连接在滑槽(23)内;所述扭簧(24)套设在支撑柱(22)与连接臂(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酱制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32),且所述限位架(32)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橡胶块(34);所述电机(33)设置在限位架(32)上,且所述电机(33)位于两侧橡胶块(3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61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