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降后浇带封闭时间分析与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5754.9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龚剑;房霆宸;赵一鸣;吴联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10;G06F11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后浇带 封闭 时间 分析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降后浇带封闭时间分析与控制方法,本发明同时依赖于主楼与裙房之间差异变形的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实时滤波操作,一方面可以对理论差异变形进行修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实测数据在封闭时间确定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超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异变形的精确把控,同时可对未来将发生的差异变形进行有效预测,使得沉降后浇带封闭时间控制达到最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降后浇带封闭时间分析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通常在大面积地下建筑上建造一个或多个高层建筑和低层裙房,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荷载、结构刚度差异较大,导致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变形。通常,设置沉降后浇带是解决主楼与裙房变形协调的有效手段。当沉降后浇带两侧沉降趋于稳定时,方可进行沉降后浇带的封闭作业。但考虑到沉降后浇带的留设会大大影响施工现场的交通线路组织、材料运输、机电设置、室内装修等,从工程建造角度,及早封闭后浇带的好处显而易见。由此可见,沉降后浇带的早封闭与晚封闭产生了矛盾。
工程建造过程中,一般对主楼与沉降后浇带的差异变形进行监测,当发现差异变形变化趋势变缓时,就进行封闭作业;但由于主楼建造时间过长,导致后浇带封闭一般较晚,对现场施工造成了不利影响,或者后浇带人为的早进行封闭作业,导致主楼与裙房间产生较大的差异变形,影响其受力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降后浇带封闭时间分析与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沉降后浇带封闭时间分析与控制方法,包括:
针对超高层建筑主楼施工及裙房施工情况,基于主楼的施工参数值进行施工阶段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真实条件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
在主楼施工及裙房的当前阶段的施工过程中,采用预设的设备和测量方法,对当前阶段的施工过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实际差异变形值进行测量;
基于真实条件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确定理论差异变形值的理论值噪声方差;
基于当前阶段的施工过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实际差异变形值,确定实际差异变形值的测量噪声方差;
在主楼施工及裙房的下一阶段的施工过程后,采用预设的设备和测量方法,对下一阶段的施工过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实际差异变形值进行测量,将理论差异变形曲线、测量得到的下一阶段的施工过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实际差异变形值、理论差异变形值的理论值噪声方差和实际差异变形值的测量噪声方差,代入卡尔曼滤波公式,得到修正后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在主楼施工及裙房的每下一阶段的施工过程后重复本步骤,直至得到的修正后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的斜率小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基于真实条件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确定理论差异变形值的理论值噪声方差;
取所述主楼的施工参数值的预设百分范围,并在所述预设百分范围中以每预设百分比为一档,基于每档的主楼的施工参数值进行施工阶段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各档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
将各档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及真实条件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理论差异变形曲线进行汇总方差计算,以得到理论差异变形值的理论值噪声方差。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预设百分范围为60%~140%。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预设百分比为10%。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基于当前阶段的施工过程的主楼位置的沉降和裙房位置的沉降之间的实际差异变形值,确定实际差异变形值的测量噪声方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7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