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血干细胞回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25642.3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黄璐;王营营;贾成珍;贺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源中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79 | 代理人: | 戈余丽 |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血 干细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回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造血干细胞回输装置,包括可伸缩支架、盐水袋、输血袋、输血管路和输血控制系统;输血管路用于分别连接盐水袋和输血袋,并且向人体输血;输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输血管路内的液体流向,输液控制系统还用于提供液体在输血管路的流动动力。通过控制器根据干细胞在输血袋的实时容量,通过控制器将干细胞的回输过程进行分阶段控制,以保证干细胞的回输过程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分阶段快速而完全地输入人体中,通过自动控制的介入,减少人工容易出现的误操作的问题,保障输血过程的精确性,并且通过自动控制的介入,让人工不断进行插拔冲洗的过程中的细菌暴露,减少输血过程中细菌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回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造血干细胞回输装置。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指尚未分化的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脐带、胎盘和部分成年人细胞中,它能够被培育成肌肉、骨骼和神经等人体组织和器官,干细胞回输作为治疗许多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在干细胞的回输过程中,由于干细胞因为较为黏稠,使得干细胞在回输过程中通常是沿管壁流下,为保证干细胞的活性,防止干细胞滞留在管壁,在干细胞回输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次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常用的生理盐水冲洗策略是采用多次插拔冲洗的方式,或者采用人工控制阀门开闭流向的方式进行控制生理盐水的冲洗,但是该过程需要进行人工操纵,由于阀门众多,容易产生误操作的问题,影响干细胞的正常回输过程。
并且由于干细胞的血袋容量较小,因此在干细胞血袋内的干细胞含量在血袋总容量一半以下时,由于干细胞量的减少,导致保存袋对干细胞的产生粘滞作用,使得干细胞输送的压力不足,进而使得干细胞在输液管内的流速下降,影响干细胞的输送速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血干细胞回输装置,具备输血过程精确可控、干细胞受污染的概率低、输血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干细胞回输过程中流程复杂容易产生误操作,干细胞回输过程中压力不足输送速度较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干细胞回输过程中流程复杂容易产生误操作,干细胞回输过程中压力不足输送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血干细胞回输装置,包括可伸缩支架,还包括:盐水袋、输血袋、输血管路和输血控制系统;所述盐水袋和输血袋分别挂载在所述可伸缩支架上,所述盐水袋的挂载高度高于所述输血袋的挂载高度;所述输血管路包括长进液管、短进液管和输液管,所述长进液管、所述短进液管和所述输液管之间通过混液三通连接;所述输血管路用于通过所述长进液管和所述短进液管分别连接所述盐水袋和输血袋,并且所述输血管路通过所述输液管向人体输血;所述输血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双向供压装置、干细胞容量检测器和若干夹持阀;所述输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输血管路内的液体流向,所述输液控制系统还用于提供液体在所述输血管路的流动动力。
优选地,所述干细胞容量检测器挂载设置在所述输血袋外侧,所述干细胞容量检测器包括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所述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穿过所述输血袋后由所述光线接收器接收;所述干细胞容量检测器将所述光线接收器接收的各个高度的光照强度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各个高度的光照强度判断所述输血袋内部的干细胞容量。
优选地,多个所述夹持阀分别安装在所述输血管路的不同位置,多个所述夹持阀按照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盐水阀、输血阀、混液阀、止回阀和供压阀,多个所述夹持阀用于受控开闭对应的输血管路;所述盐水阀和所述输血阀分别安装在所述长进液管、短进液管上,所述混液阀和所述止回阀从上到下分别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莫非氏滴管两侧,所述供压阀设置在所述双向供压装置的外侧;多个所述夹持阀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各个所述夹持阀的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