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臂抱杆的安装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5621.1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姚斌;张国强;梅生杰;张玉兴;王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国电通用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E04H12/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栋智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臂 安装 拆卸 方法 | ||
1.一种双臂抱杆的安装拆卸方法,利用一种双臂抱杆的安装拆卸设备,包括底架机座,所述底架机座上设置有下套架,所述下套架上设置有上套架,所述下套架的一个对称的侧面上均设置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底部设置在底架机座上,所述顶升油缸的顶部与顶升承台相连,所述顶升承台设置在上套架的外周,所述顶升承台在顶升油缸的作用下沿着上套架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双臂抱杆初始高度的安装;
步骤1.1,双臂抱杆的尖端塔身从下套架内空出的一面推入,通过辅助吊具将尖端塔身吊起;
步骤1.2,将双臂抱杆的顶部塔身的一节顶部节推入下套架内,通过辅助吊具将尖端塔身放下并落在顶部节上,通过螺栓将两者连接固定;
步骤1.3,再通过辅助吊具将尖端塔身以及与其相连的顶部节吊起并使得卡爪伸入顶部节上的爬爪正下方,再通过辅助吊具将尖端塔身以及与其相连的顶部节落下,使得卡爪正好托住爬爪,此时拆除辅助吊具;
步骤1.4,顶升油缸启动,并将顶升承台沿着上套架向上顶起,通过卡爪和爬爪的配合,使得已经安装好的双臂抱杆的塔身部分整体上移,当下套架空出时,再推入下一节顶部节,顶升油缸带动顶升承台向下移,进而使得上方的顶部节落在下方的顶部节上,使用螺栓将两者固定连接;
步骤1.5,重复步骤1.4,将所有的顶部节全部依次连接安装完毕;
步骤1.6,通过顶升油缸将已经安装好的塔身部分举高,将组装好的回转塔身推入下套架内,顶升油缸缩回,已安装好的双臂抱杆的塔身最下方的顶部节落在回转塔身的回转短节上,用螺栓将顶部节和回转短节连接固定;
步骤1.7,通过顶升油缸将已经安装好的塔身部分举高,加强塔身的加强节推入下套架内,顶升油缸缩回,已安装好的双臂抱杆的塔身最下方的回转塔身落在加强节上,用螺栓将回转塔身和加强节连接固定;
步骤1.8,通过顶升油缸将已经安装好的塔身部分举高,过度塔身的过度节推入下套架内,顶升油缸缩回,已安装好的双臂抱杆的塔身最下方的加强节落在过度节上,用螺栓将加强节和度过节连接固定;
步骤1.10,通过顶升油缸将已经安装好的塔身部分举高,基层塔身的基层节推入下套架内,顶升油缸缩回,已安装好的双臂抱杆的塔身最下方的过度节落在基层节上,用螺栓将过度节和基层节连接固定;
步骤1.11,重复步骤1.10,使得过度塔身以及以上部分超出上套架的高度后,在加强节的下部安装腰环,在过度节的中部安装过度变幅滑轮以及过度起重滑轮,将回转塔身的两侧安装连接臂,并且通过吊车将吊臂与连接臂相连,之后用起重钢丝绳和变幅钢丝绳将吊臂和双臂抱杆的塔身连接最终和地面的起重绞磨和变幅绞磨连接;
步骤2,双臂抱杆在特高压铁塔逐层安装过程中的安装;
高压铁塔已搭建的部分的顶部与回转塔身底部相差两米时,通过起重绞磨和变幅绞磨释放设定量的起重钢丝横和变幅钢丝绳,拧开最下方的基层节与底架机座之间的螺栓,顶升油缸将双臂抱杆已经安装的部分向上顶起,再新推入一节基层节,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回缩,使得双臂抱杆已安装部分的最下方的基层节落在新推入的基层节上,用螺栓将上述两个基层节拧紧固定,根据现场安装的实际情况,重复上述过程,增加双臂抱杆的高度;
步骤3,双臂抱杆在特高压铁塔安装完毕后的拆卸;
步骤3.1,高压铁塔安装完毕,通过变幅绞磨将吊臂朝着双臂抱杆的塔身合拢,再通过钢丝绳将两个吊臂固定连接,之后拆除变幅钢丝绳、起重钢丝绳还有腰环,最后拧开双臂抱杆最下方的基层节与底架机座之间的螺栓;
步骤3.2,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并处于基层节的外侧,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至上一节基层节,松开拉绳,卡爪复位,处于相同高度的基层节的爬爪正下方,顶升油缸启动,卡爪顶住爬爪,举起双臂抱杆的塔身,使得最下方的基层节与底架机座分离并留有缝隙,此时拧开最下方基层节与其相连基层节之间的螺栓,使得最下方的基层节落在底架机座上,将其从底架机座上拉出,顶升油缸的伸缩端缩回,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重新落到底架机座上;
步骤3.3,重复步骤3.2,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上的基层节从下到上依次从机架底座上取出,直至过度塔身靠近上套架的顶部为止;
步骤3.4,拆除吊臂、连接臂以及过度变幅滑轮以及过度起重滑轮;
步骤3.5,重复步骤3.2,直至最后只剩下两节基层节,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并处于基层节的外侧,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至过度节,松开拉绳,卡爪复位,处于相同高度的过度节的爬爪正下方,顶升油缸启动,卡爪顶住爬爪,举起双臂抱杆的塔身,使得最下方的基层节与底架机座分离并留有缝隙,此时拧开最下方基层节与其相连基层节之间的螺栓,使得最下方的基层节落在底架机座上,将其从底架机座上拉出,顶升油缸的伸缩端缩回,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重新落到底架机座上;
步骤3.6,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并处于过度节的外侧,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至加强节,松开拉绳,卡爪复位,处于相同高度的加强节的爬爪正下方,顶升油缸启动,卡爪顶住爬爪,举起双臂抱杆的塔身,使得最下方的基层节与底架机座分离并留有缝隙,此时拧开最下方基层节与其相连过度节之间的螺栓,使得最下方的基层节落在底架机座上,将其从底架机座上拉出,顶升油缸的伸缩端缩回,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重新落到底架机座上;
步骤3.7,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并处于加强节的外侧,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至回转短节,松开拉绳,卡爪复位,处于相同高度的回转短节的爬爪正下方,顶升油缸启动,卡爪顶住爬爪,举起双臂抱杆的塔身,使得最下方的过度节与底架机座分离并留有缝隙,此时拧开最下方过度节与其相连加强节之间的螺栓,使得最下方的过度节落在底架机座上,将其从底架机座上拉出,顶升油缸的伸缩端缩回,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重新落到底架机座上;
步骤3.8,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并处于回转短节的外侧,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至顶部节,松开拉绳,卡爪复位,处于相同高度的顶部节的爬爪正下方,顶升油缸启动,卡爪顶住爬爪,举起双臂抱杆的塔身,使得最下方的加强节与底架机座分离并留有缝隙,此时拧开最下方加强节与其相连回转短节之间的螺栓,使得最下方的加强节落在底架机座上,将其从底架机座上拉出,顶升油缸的伸缩端缩回,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重新落到底架机座上;
步骤3.9,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并处于顶部节的外侧,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至上一节顶部节,松开拉绳,卡爪复位,处于相同高度的顶部节的爬爪正下方,顶升油缸启动,卡爪顶住爬爪,举起双臂抱杆的塔身,使得最下方的回转短节与底架机座分离并留有缝隙,此时拧开最下方回转短节与其相连顶部节之间的螺栓,使得最下方的回转短节落在底架机座上,将其从底架机座上拉出,顶升油缸的伸缩端缩回,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重新落到底架机座上;
步骤3.10,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并处于顶部节的外侧,顶升油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至上一节顶部节,松开拉绳,卡爪复位,处于相同高度的顶部节的爬爪正下方,顶升油缸启动,卡爪顶住爬爪,举起双臂抱杆的塔身,使得最下方的顶部节与底架机座分离并留有缝隙,此时拧开最下方顶部节与其相连顶部节之间的螺栓,使得最下方的顶部节落在底架机座上,将其从底架机座上拉出,顶升油缸的伸缩端缩回,使得双臂抱杆的塔身重新落到底架机座上;
步骤3.11,重复步骤3.10,直至双臂抱杆仅剩下最后一节顶部节和一节尖端塔身,此时顶升油缸的伸缩段不再缩回,使得卡爪始终托住顶部节的爬爪,将辅助吊具重新安装在上套架上,并且吊起尖端塔身和顶部节,进而拉动拉绳使得卡爪翻动处于顶部节的外侧,通过辅助吊具放下顶部节和尖端塔身,使得顶部节落在底架机座上,拆除顶部节和尖端塔身之间的螺栓,用辅助吊具吊起尖端塔身,进而将顶部节从底架机座上拉出,再通过辅助吊具将尖端塔身放在底架机座上,最终将尖端塔身从底架机座上拉出,从而实现双臂抱杆的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国电通用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国电通用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6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