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5525.7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波;王宇静;杨晓松;熊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43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肿瘤 活性 pt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新型铂类配合物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2,6‑二溴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与二甲基吡啶胺发生1:2的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BPA‑TPA,BPA‑TPA与K2PtCl4经配位反应生成本发明的目标配合物Pt2‑BPA‑TPA。本发明首次以含有5个吡啶环的多吡啶化合物BPA‑TPA为配体,设计合成出对称性的双核单功能铂(Ⅱ)配合物,其表现出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良好的潜在药用价值,有望成为新型非经典铂类抗癌药物的备选之一,从而克服现有铂类药物的耐药性较突出及毒副作用较明显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铂类配合物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12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有193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当前临床治疗各种肿瘤的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与放疗。在种类繁多的化疗药物中,铂类配合物无疑是经典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如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有统计显示,约40%-80%的各种肿瘤患者都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含铂类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化疗,并成为多种癌症治疗的标准方案或一线方案。
经典的铂类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大获成功,但迄今仅有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被批准在全球使用,奈达铂、依铂与洛铂则分别在日本(1995年)、韩国(1999年)和中国(2010年)单独上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1)毒副作用较明显,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和乏力等;(2)耐药性较突出,包括内源性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毒副作用与耐药性的存在限制了当前铂类药物的更广泛应用,也促使人们不断研究、开发具有高抗癌活性、毒副作用弱、无交叉耐药性的新型铂类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对肿瘤细胞具有优异的细胞毒活性,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则很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双核Pt(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6-二溴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胺和碳酸钾溶解于乙腈中,于30℃下搅拌反应至溶液由起始的黄色变为橙红色后,过滤除去碳酸钾,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黄褐色油状液体,为BPA-TPA粗产品;
2)向步骤1)得到的黄褐色油状液体中加入沸程60-90℃的石油醚,于80℃下剧烈搅拌,取出澄清的石油醚溶液,静置冷却,析出白色絮状结晶,为BPA-TPA配体纯品,真空干燥后收集;
3)将步骤2)得到的BPA-TPA配体纯品溶于甲醇,K2PtCl4溶于水,两者混合后于室温和黑暗条件下搅拌反应48h,得混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离心,弃去上清液,固体产物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醇、丙酮和无水乙醚洗涤,直至洗涤塔澄清,真空干燥后得白色粉末,即为Pt2-BPA-TPA。
进一步,步骤1)中,2,6-二溴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胺和碳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进一步,步骤1)中,搅拌反应时间为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分子量含酰亚胺季铵盐
- 下一篇:一种刹车片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