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5458.9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王静峰;梁桥;王翰斓;刘宏;袁鹏;韩林兵;苏要同;陆斐;胡志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金宇平 |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整体 拖拉 施工 牵引 调节 装置 | ||
1.一种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部(1)、支撑部(2)、高程调节部(3)和桥梁安装部(4);导轨部(1)由多个并行设置的工字梁组成;
支撑部(2)滑动设置在导轨部(1)上,高程调节部(3)包括多个高程调节装置(31),多个高程调节装置(31)设置在支撑部(2)上,且多个高程调节装置(31)在水平方向上沿着导轨部(1)的宽度方向直线分布;高程调节装置(31)与桥梁安装部(4)连接,且高程调节部(3)用于调节桥梁安装部(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桥梁安装部(4)用于连接桥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桥梁安装部(4)包括承重板(41)、第一挡部(42)和第二挡部(43);承重板(41)水平设置,各高程调节装置(31)从下表面支撑承重板(41),且高程调节装置(31)的顶部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第一挡部(42)和第二挡部(43)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承重板(41)的下表面,所有高程调节装置(31)均位于第一挡部(42)和第二挡部(43)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2)包括垫板(21)和滑块(22),滑块(22)滑动设置在导轨部(1)上,垫板(21)设置在滑块(22)上,高程调节装置(31)设置在垫板(21)上,且高程调节装置(31)与垫板(21)之间阻尼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垫板(21)的两侧设有限位部(5),限位部(5)配合垫板(21)形成开口朝下且与导轨部(1)配合的U型的导向槽(50),滑块(22)位于导向槽(50)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部(5)包括T型板(51)和设置在T型板(51)内外两侧的直角支撑板(52),T型板(51)的顶板与垫板(21)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2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垫板(21)下表面设有滑块限位部(25),所述滑块限位部(25)用于实现与滑块(22)配合的凹槽,滑块(22)顶部插入所述凹槽。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垫板(21)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挡部(42)和第二挡部(43)平行的第三挡部(23)和第四挡部(24);所有高程调节装置(31)均位于第三挡部(23)和第四挡部(24)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高程调节装置(31)包括两个受压子块(311)和两个顶升子块(312);两个受压子块(311)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两个顶升子块(312)均与两个受压子块(311)斜楔配合,且两个顶升子块(312)上下分布;位于上方的顶升子块(312)的上表面与承重板(41)贴合,位于下方的顶升子块(312)的底面与垫板(21)贴合;两个受压子块(311)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两个顶升子块(312)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随着两个受压子块(311)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桥梁整体式拖拉施工的牵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高程调节装置(31)还包括水平贯穿两个受压子块(311)的螺杆(313)以及与螺杆(313)两端配合的松紧螺母(314);
受压子块(311)包括第一主面板(3111)、上斜板(3112)、下斜板(3113)和多个第一异形板(3114);多个第一异形板(3114)相互平行的设置在第一主面板(3111)上,第一异形板(3114)和第一主面板(3111)均竖直设置,且第一异形板(3114)垂直于第一主面板(3111)设置;相邻的第一异形板(3114)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3115)连接;第一主面板(3111)上设有与所述螺杆(313)配合的通孔;上斜板(3112)和下斜板(3113)均与各第一异形板(3114)连接,且上斜板(3112)和下斜板(311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上斜板(3112)和下斜板(3113)背离第一主面板(3111)的一侧相互靠拢;
顶升子块(312)包括第二主面板(3121)、左斜板(3122)、右斜板(3123)和多个第二异形板(3124);多个第二异形板(3124)相互平行的设置在第二主面板(3121)上,第二异形板(3124)竖直设置,第二主面板(3121)水平设置;相邻的第二异形板(3124)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3125)连接;左斜板(3122)和右斜板(3123)均与各第二异形板(3124)连接,且左斜板(3122)和右斜板(3123)在垂直于第二异形板(3124)的竖直面上的投影重合,左斜板(3122)和右斜板(3123)背离第二主面板(3121)的一侧相互靠拢;
两个顶升子块(312)中位于上方的顶升子块(312)的左斜板(3122)和右斜板(3123)分别与两个受压子块(311)的上斜板(3112)贴合并滑动配合;两个顶升子块(312)中位于下方的顶升子块(312)的左斜板(3122)和右斜板(3123)分别与两个受压子块(311)的下斜板(3113)贴合并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4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