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冷凝器及其冷凝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5056.9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平;莫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B9/00;F28B11/00;F28F13/1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申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8 | 代理人: | 程艳梅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煤化新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冷凝器 及其 冷凝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机架,机架是由进气分流盒、双面散热盒和回流盒组成的工字型结构,双面散热盒位于进气分流盒和回流盒之间,所述进气分流盒与回流盒平行设置,多个冷凝管以双面散热盒为基准对称分布在进气分流盒和回流盒之间,冷凝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进气分流盒、回流盒相连通。该冷凝器,通过设置散热进气管将风机产生气流,输送至左气腔和右气腔的内部,通过出气孔对冷凝管进行散热,同时散热气流驱动转动风扇,可以利用磁铁扇叶推动活动板上升,从而不停的改变进入冷凝管内部的流量,从而避免单冷凝管持续高负荷进气的现象发生,随便改变流量,无需人工控制,实现交替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冷凝器及其冷凝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是压缩机把工质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输送进压缩机,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热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
在冷凝器的工作过程中,一般位于冷凝管入口处的管体散热负荷要比其他位置散热负荷要大很多,其中,该位置处的散热负荷会随着时间的越长,散热效果越差,因此,为了提高冷凝管的散热效率,非常有必要采用交替式的冷凝管。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良型冷凝器及其冷凝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良型冷凝器及其冷凝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机架,机架是由进气分流盒、双面散热盒和回流盒组成的工字型结构,双面散热盒位于进气分流盒和回流盒之间,所述进气分流盒与回流盒平行设置,多个冷凝管以双面散热盒为基准对称分布在进气分流盒和回流盒之间,冷凝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进气分流盒、回流盒相连通,所述进气分流盒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输入管,回流盒的底部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盒的右侧通过旋风分离器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双面散热盒的内部开设有左气腔和右气腔,且双面散热盒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气孔,进气分流盒的下表面安装有与冷凝管数量相同的转动风扇,转动风扇的扇叶其中有一个为磁铁扇叶,进气分流盒的内部通过密封直线轴承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侧面开设有气流孔,且活动板的底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磁铁扇叶与第一磁块磁力相斥,所述进气分流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流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双面散热盒的背面通过散热进气管连接有风机,且散热进气管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与左气腔和右气腔相连通,散热进气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地,多个转动风扇均位于双面散热盒与冷凝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回流盒的底部为漏斗状斜面结构,且与冷凝管的底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的顶端侧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块,且硅胶块的内部设置有记忆金属丝,所述硅胶块位于转动风扇的侧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改良型冷凝器的冷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风机启动,且先控制一个电磁阀打开,将风机输送的气流输送至左气腔或右气腔中;
S2、通过输入管将需要冷却的高压高温气流输送至进气分流盒内部;
S3、气流进入冷凝管内部通过风机配合,进行冷凝形成液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