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缆扎纱张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4435.6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石明;朱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盈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4 | 分类号: | G01L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格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1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缆扎纱 张力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缆扎纱张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游标卡尺、联动杆和张力测试仪,通过联动杆将游标卡尺和张力测试仪连接在一起,主尺上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缆芯卡接在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之间的空隙内,第二卡口上安装有平行刀口,平行刀口置于两根束管之间的扎纱上,游标尺随着张力测试仪的推动带动平行刀口向着缆芯运动,根据不同平行刀口运动行程和平行刀口运动行程时对应推动力大小以及推动力差值关系间接确定扎纱张力大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成缆扎纱张力测试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更精准地测量出缆芯扎纱的张力,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扎纱张力的大小,判定扎纱的松紧状态,对成缆的工艺控制提供了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缆扎纱张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层绞式光缆的成缆工序通常是中心增强件外有光纤松套管和填充绳以SZ绞合方式经绞合台绞合,再经扎纱台扎纱后形成缆芯。
缆芯外的扎纱作用是防止松套管或填充绳松散,而扎纱张力参数为成缆工序的重要控制项目,关系到缆芯成型质量和束管是否会受力变形。
扎纱张力太大会导致束管扎伤光纤损耗增大,扎纱张力太小会在后续的护套工序出现缆芯堵断的现象,因此扎纱张力的大小是判断成缆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现在的设备设定的扎纱张力都是参考值,这种参考值造成的结果就是扎纱的实际张力不确定,只能凭经验去对纱线状态进行评估后人工进行控制。
扎纱在生产过程中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无法进行在线测量,只能根据缆芯成品的扎纱状态来主观判定张力是否合适,导致扎纱的松紧状态不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缆扎纱张力测试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更精准地测量出缆芯扎纱的张力,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扎纱张力的大小,判定扎纱的松紧状态,对成缆的工艺控制提供了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缆扎纱张力测试装置,包括:游标卡尺、联动杆和张力测试仪,
游标卡尺包括主尺以及与主尺滑动连接的游标尺,通过联动杆将游标卡尺和张力测试仪连接在一起,
主尺上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缆芯卡接在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之间的空隙内,第二卡口上安装有平行刀口,平行刀口置于两根束管之间的扎纱上,游标尺随着张力测试仪的推动带动平行刀口向着缆芯运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联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张力测试仪并平行于张力测试仪的移动方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平行刀口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卡口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游标尺表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平行刀口的运动行程根据液晶显示屏进行读取。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游标卡尺的测量距离为0.6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张力测试仪根据平行刀口运动行程来测定平行刀口向缆芯运动时需要的推动力,张力测试仪的力值大小为5~25N。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缆扎纱张力测试方法,采用所述的成缆扎纱张力测试装置,包括如下测试步骤:
S1,校对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当下面游标尺上的零刻度和主尺上的零刻度对齐时,开始测试;
S2,将联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游标尺的移动测爪处,联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张力测试仪上,联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张力测试仪并平行于张力测试仪的移动方向;
S3,将缆芯卡接在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之间的空隙内,将平行刀口置于两根束管之间的扎纱上,游标尺随着张力测试仪的推动带动平行刀口向着缆芯运动,即扎纱受力通过两束管之间的缝隙往缆芯内部运动,当推动力达到5N时游标尺归零,继续推动张力测试仪,当运动行程至0.6mm时记录此时的推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盈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盈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4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