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式乘坐空间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3819.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冬;黄洁;徐盈;张亮;江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乘坐 空间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适应式乘坐空间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属于乘用车座椅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车身传感器,其位于车身侧围或车门上,当车身传感器检测到乘员接近车辆时向行车电脑发送上车指令,图像获取单元,其位于车身侧围或车门上用于获取乘员图像信息;副驾驶座椅,其设有电动调节机构;行车电脑,其用于接收车身传感器的上车指令,并触发图像获取单元获取乘员图像信息,行车电脑根据乘员图像信息处理得到乘员身高参数H,并根据乘员身高参数H获知其对应的X向乘坐空间信息,电动调节机构根据X向乘坐空间信息将副驾驶座椅调节至设定位置。本申请大大提升了车辆智能化的程度,符合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可极大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乘用车座椅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式乘坐空间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道路交通状态的不断改善,汽车已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对汽车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是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重点,现代的汽车副驾驶座椅在使用时,乘员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乘坐需要能够自行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前后位置,以此来达到最舒适的乘坐空间。
但是,当副驾驶座椅和后排座椅同时乘坐不同的乘客时,需要反复调节副驾驶座椅的前后位置,以找到能满足前后排乘坐空间的座椅位置。一个比较典型的经验就是,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时,乘员基本上车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整副驾驶座椅位置。除此之外,私家车也同样存在,也容易出现上车就需调整副驾驶座椅,以找到合适的乘坐空间的情况,在紧凑型车辆上面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式乘坐空间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乘员在上车时需要自行调节副驾驶座椅的位置,以提升乘员的乘坐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式乘坐空间调节系统,包括:
车身传感器,所述车身传感器位于车身侧围和/或车门上,当车身传感器检测到乘员接近车辆时,车身传感器向行车电脑发送上车指令;
图像获取单元,所述图像获取单元位于车身侧围或车门上,所述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乘员图像信息;
副驾驶座椅,所述副驾驶座椅设有电动调节机构,所述电动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副驾驶座椅的前后位置;
行车电脑,所述行车电脑用于接收车身传感器的上车指令,并触发图像获取单元获取乘员图像信息,行车电脑根据乘员图像信息处理得到乘员身高参数H,并根据乘员身高参数H获知其对应的X向乘坐空间信息,电动调节机构根据X向乘坐空间信息将副驾驶座椅调节至设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传感器为设置在车身侧围上且与行车电脑连接的距离感应器或设置在车门把门手上且与行车电脑连接的触摸感应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设置在车身侧围或车门上的摄像头,以及将摄像头封闭在车身侧围或车门上的透明封板,所述透明封板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L1;
所述透明封板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高度线,且将与摄像头高度一致的高度线定义为基准高度线,所述乘员图像信息中的乘员头顶至基准高度线的高度为H1,乘员脚部至基准高度线的高度为H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车电脑包括根据乘员图像信息处理得到乘员身高参数H的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悬架的高度得到摄像头至地面的高度为H2’;
根据透明封板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L1、乘员脚部至基准高度线的高度H2和摄像头至地面的高度H2’,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计算出摄像头至乘员的距离L2;
再次根据透明封板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L1、乘员头顶至基准高度线的高度H1和摄像头至乘员的距离L2,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计算出摄像头至乘员头部的高度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3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