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材纠偏用限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3134.1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勇;张华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三行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038 | 分类号: | B65H23/038;B65H21/00;A24D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纠偏 限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材纠偏用限位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二限位辊,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限位辊上设置轴向调节机构,该轴向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限位辊两端辊面上的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槽,分别套设在第一、第二限位辊两端的限位环,每个限位环的内圆壁上均设有滑块,滑块置于对应的螺旋槽中,可根据需要使第一、第二限位辊随旋转动力机而转动时,其上的两个限位环均会在滑块与对应螺旋槽的配合作用下,同步沿对应的第一、第二限位辊移动,实现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调整,适应不同宽度带材的限位要求,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快捷,限位可靠性、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材限位装置,尤其是一种带材纠偏用限位装置,属于机械设备设计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带状材料的供给是较为常见的,在带材供应过程中,为使带材在运行中不会偏移,通常要使用限位装置来进行限位。由于现有的限位装置均为固定结构,而带材的供应必须依据生产需要而使用不同宽度的带材,一旦带材宽度改变,会使现有的限位装置难于适应宽度变化而失去限位作用,为此现有技术大多配备不同宽度的限位装置,这不仅要增加投资,而且难于做到任何宽度改变均能适用对应的限位装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限位宽度可调的限位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材纠偏用限位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二限位辊,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限位辊上设置轴向调节机构,该轴向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限位辊两端辊面上的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槽,分别套设在第一、第二限位辊两端的限位环,每个限位环的内圆壁上均设有滑块,滑块置于对应的螺旋槽中,以便根据需要使第一、第二限位辊随旋转动力机而转动时,第一、第二限位辊上的两个限位环均会在滑块与对应螺旋槽的配合作用下,同步沿对应的第一、第二限位辊移动,实现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调整,适应不同宽度带材的限位要求。
所述第一、第二限位辊上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螺接在连接第一、第二限位辊的带座轴承上的两根定位杆,且两根定位杆分别卡接在对应限位环外圆的凹槽中,并在两根定位杆上套设有定位块,以便当第一、第二限位辊上的限位环调整到位后,将两根其上带定位块的定位杆螺接在带座轴承上,并卡入对应限位环外圆的凹槽中,使定位块限制住限位环的移动,进而完成限位环的定位,使限位环不再移动。
所述第一、第二限位辊的共同端均分别穿过对应的带座轴承与对应的传动轮相连,两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带相连,第二限位辊与旋转动力机相连,以便在旋转动力机带动下,通过传动带、带轮使第一、第二限位辊转动。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根据需要使第一、第二限位辊随旋转动力机而转动时,第一、第二限位辊上的两个限位环均会在滑块与对应螺旋槽的配合作用下,同步沿对应的第一、第二限位辊移动,实现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调整,适应不同宽度带材的限位要求,具有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快捷,调整后通过定位机构,使两个限位环不再移动,具有限位调整灵活,限位可靠性、稳定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的限位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带材纠偏用限位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二限位辊31、32,用于对无胶拼接前的新、旧带材a11、a21进行同步限位,如图1、图4,使拼接段的新、旧带材a11、a21纵向错位量控制在±0.5m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三行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三行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3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