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传扭精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22424.4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4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陈加超;方志勤;崔刚;孟庆健;房西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5 | 分类号: | G01M13/025;G01M13/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速箱 离合器 精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传扭精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待测试变速箱固定在变速箱综合性能试验台架上,待测试变速箱分别与两个负载电机和一个输入电机传动连接,以使试验台架形成输入电机与负载电机的转速比校验模式。建立期望扭矩与变速箱参数的对应表,并根据所述对应表对变速箱参数进行赋值,使负载电机运行扭矩达到设定的期望扭矩。建立转速与扭矩试验表,并根据所述试验表对变速箱各档位进行转速与扭矩试验,以获取待测试变速箱的离合器期望扭矩、离合器电流、离合器压力和输入电机扭矩的对应关系的多维矩阵表。根据所述多维矩阵表对离合器传递扭矩进行控制。本发明能提高自动变速箱的可靠性,增加汽车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箱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传扭精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离合器传递扭矩的真实性会影响整车实际驾驶性能。匹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整车,其变速箱控制多是扭矩和转速控制,离合器传递扭矩与发动机输出扭矩存在差距,可能造成发动机无法启动、蠕动熄火、转速掉坑、整车油耗增加、转速飞、变速箱敲齿冲击异响,从而影响驾乘品质和舒适性。目前,对离合器传递扭矩的测试是控制输入电机的转速和输出电机的扭矩,通过增加输出电机的扭矩、增加控制离合器电磁阀的电流,进而满足不同转速差下台架各扭矩仪、控制离合器电磁阀的电流、压力之间的关系表。但该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输出电机的扭矩和控制离合器电磁阀的电流,以满足输入扭矩和转速差的要求,在尝试过程中,离合器一直在处于滑磨状态,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该方法在测试前期数据可能准确,但后期的测试环境随着离合器的磨损已与整车实际应用工况发生改变,这种缺点可以通过多轮次更换离合器适当弥补,但仍存在试验过程较为繁琐,数据存在误差的风险。同时该方法中的流量、主油压事先固定,也可能与实车应用情况存在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传扭精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自动变速箱离合器传递扭矩存在不精准的问题,能提高自动变速箱的可靠性,增加汽车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传扭精度的控制方法,包括:
将待测试变速箱固定在变速箱综合性能试验台架上,待测试变速箱分别与两个负载电机和一个输入电机传动连接,并与调试电脑和TCU信号连接,以使试验台架形成输入电机与负载电机的转速比校验模式;
建立期望扭矩与变速箱参数的对应表,并根据所述对应表对变速箱参数进行赋值,使负载电机运行扭矩达到设定的期望扭矩;
建立转速与扭矩试验表,并根据所述试验表对变速箱各档位进行转速与扭矩试验,以获取待测试变速箱的离合器期望扭矩、离合器电流、离合器压力和输入电机扭矩的对应关系的多维矩阵表;
根据所述多维矩阵表对离合器传递扭矩进行控制,以使离合器电磁阀的电流和离合器压力与查表得到的所述输入电机扭矩相对应。
优选的,还包括:
对离合器KP值进行校验,如果所述KP值与基准值相差在10KPa以内,则表示离合器磨损在可接受范围内,否则更换离合器。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试验表对变速箱各档位进行转速与扭矩试验,包括:
将变速箱按设定档位进行控制,并按设定转速和设定转速差控制输入电机和输出电机动转,按所述试验表的扭矩值进行设定扭矩梯度加载,以验证输入电机扭矩与离合器请求的期望扭矩的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试验表对变速箱各档位进行转速与扭矩试验,还包括:
根据离合器请求的期望扭矩获取离合器的期望压力,并根据设定的压力与电流曲线确定对应的期望电流;
变速箱控制器TCU根据所述期望电流调节离合器电流、离合器压力和离合器输出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2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