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添加有补偿量和坡口的工艺模型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1921.2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朴香美;朱明华;王尧;李海波;王健;孙浩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赵诗雨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添加 补偿 工艺 模型 生成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有补偿量和坡口的工艺模型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船舶理论模型;配置标准焊接坡口库、标准分段补偿量库、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及匹配工艺规则;获取船舶零件信息,以基于船舶零件信息和匹配工艺规则赋予船舶理论模型标准焊接坡口库中的焊接坡口、标准分段补偿量库中的分段补偿量及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中的焊接收缩补偿量;根据船舶零件信息、焊接坡口、分段补偿量及焊接收缩补偿量生成工艺模型;本发明减少了设计员逐个零件添加补偿量及坡口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设计员对照工艺图册定义参数,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及准确率,推动了知识工程、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船体工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添加有补偿量和坡口的工艺模型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行业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三维模型数字化设计技术在船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船舶建造中,由于零件加工、装配、焊接和火工矫正等影响船体精度,而要求零件工艺设计时加放分段补偿量及焊接收缩补偿量,且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零件焊接部位需添加相应坡口形式。
目前基于三维模型的船舶结构设计中工艺设计是需要逐个零件添加补偿量及坡口信息,并且定义坡口时要分别定义坡口形状、留根、角度等参数,这就需要设计员对照工艺图册,针对每个坡口形式进行参数定义,全船零件数以万计,几乎每个较大零件都需要添加补偿量及坡口,因此设计员的工作量巨大,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增加了设计成本,无法体现船舶数字化设计要素。
这就迫切需求改进零件补偿量及坡口定义方式,从而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有补偿量和坡口的工艺模型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用于解决基于三维模型的船体工艺设计中收缩量及坡口定义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有补偿量和坡口的工艺模型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船舶理论模型;配置标准焊接坡口库、标准分段补偿量库、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及匹配工艺规则;获取船舶零件信息,以基于所述船舶零件信息和所述匹配工艺规则赋予所述船舶理论模型所述标准焊接坡口库中的焊接坡口、所述标准分段补偿量库中的分段补偿量及所述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中的焊接收缩补偿量;根据所述船舶零件信息、所述焊接坡口、所述分段补偿量及所述焊接收缩补偿量生成工艺模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配置标准焊接坡口库、标准分段补偿量库、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及匹配工艺规则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船型需求和/或船舶建造特色配置所述标准焊接坡口库;根据船型需求和/或船舶建造特色配置所述标准分段补偿量库;根据船型需求和/或船舶建造特色配置所述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根据所述标准焊接坡口库、所述标准分段补偿量库及所述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梳理所述匹配工艺规则。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标准焊接坡口库、所述标准分段补偿量库及所述标准焊接收缩补偿量库梳理所述匹配工艺规则包括以下步骤:结合船舶结构特点,分别对所述焊接坡口、所述分段补偿量及所述焊接收缩补偿量进行匹配;所述船舶零件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信息:零件基本属性、零件开孔信息、零件结构类型、零件加工代码、零件所在船舶区域、装焊顺序、装配阶段及零件焊接特性;其中,所述焊接坡口优先匹配所述零件焊接特性、所述装焊顺序及所述零件基本属性;所述分段补偿量优先匹配所述零件结构类型、所述零件加工代码、所述零件所在船舶区域及所述装配阶段;所述焊接收缩补偿量优先匹配所述零件焊接特性、所述装焊顺序、所述零件所在船舶区域及所述零件基本属性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零件基本属性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材质、板厚及规格;所述零件开孔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开孔类型、开孔尺寸及圆心位置;所述零件结构类型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曲板、平直板材、曲型材及平直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