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1796.5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柴化建;周绮;王海龙;王小球;耿梦迪;王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12N1/20;C12N11/02;C12N11/14;C12R1/38;C12R1/25;C12R1/05;C12R1/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杜瑶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水体 崩解 微生物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制剂为颗粒状,按质量比计,包括以下组分:复合微生物菌粉80~90%、粘合剂6~12%、崩解剂4~8%、助崩剂0.1~0.5%,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粉由20~30%混合菌和70~80%载体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为施氏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植物乳杆菌、琼氏不动杆菌、产碱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按重量份数计,由7~8份硅藻土、1~2份麦麸粉、1~2份轻质碳酸钙、0.5~1份甘油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膨润土、羟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为木质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海藻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崩剂为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制剂颗粒直径大小1~3mm,密度1.01~1.03g/cm3,入水沉降速度0.59~4.9cm/s,入水崩解时限15~60min。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混合菌中各菌株采用相应基础培养基摇瓶培养,制成种子液,再经发酵罐扩大发酵制成各单一菌发酵液;
步骤(2):将各单一菌发酵液按照等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菌液,混合菌液与载体按比例进行吸附混合,制得复合微生物菌粉;
步骤(3):将复合微生物菌粉、粘合剂、崩解剂、助崩剂进行混合均匀后采用圆盘滚动造粒,制得固体颗粒;
步骤(4):将固体颗粒在25~35℃常温下冷风烘干12~24h,烘干结束后,筛网过筛,保留直径大小1~3mm的颗粒,为缓释崩解型微生物颗粒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底泥的缓释崩解型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种子液制备:分别将施氏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接种到肉汤培养基摇瓶中,厌氧静置、光照培养48~72h;分别将琼氏不动杆菌、产碱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接种到肉汤培养基摇瓶中,振荡培养24~36h;将植物乳杆菌接种到乳酸菌培养基摇瓶中,厌氧静置培养24~48h;分别制得各菌株种子液;
扩大发酵:将上述各菌株种子液按质量比为1~5%的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上发酵培养,获得各单一菌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7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