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21227.0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华;王慧鑫;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46 | 分类号: | H01M50/4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一种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负极极片、正极极片、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第一隔膜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粘接层,第一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粘接层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隔膜包括第二基材层和第二粘接层,第二基材层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粘接层设置于第三表面。第一隔膜、负极极片、第二隔膜和正极极片卷绕形成电极组件。第一粘接层与正极极片相接,第二粘接层与正极极片相接,有利于减少电极组件出现变形的问题。电极组件的最外圈为第一隔膜,第二表面背离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或,电极组件的最外圈为第二隔膜,第四表面背离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减少粘接层接触电解液而出现凝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和具有该电化学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装置)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标称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许多优点,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和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年来电动汽车和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锂离子电池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锂离子电池逐渐出现内部的电极组件变形和封装可靠性下降的问题,影响到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提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电化学装置和具有该电化学装置的电子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和隔膜。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材料层,正极活性材料层设置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隔膜包括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第一隔膜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粘接层,第一基材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粘接层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隔膜包括第二基材层和第二粘接层,第二基材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粘接层设置于第三表面。第一隔膜、负极极片、第二隔膜和正极极片依次层叠设置并卷绕形成电极组件,第一粘接层与正极极片相接,第二粘接层与正极极片相接。电极组件的最外圈为第一隔膜,第二表面背离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或,电极组件的最外圈为第二隔膜,第四表面背离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
如此,上述电化学装置通过在隔膜朝向正极极片的一侧设置粘接层,使极片与隔膜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有利于减少电极组件在多次充放电过程中出现变形的问题,还将最外圈隔膜未涂覆粘接层的表面朝外设置,避免粘接层接触电解液而出现凝结的问题,从而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封装效果,达到延长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极片包括第一起始段,正极极片包括第二起始段,第一起始段位于第二起始段的内侧,电极组件的最外圈为第一隔膜,第二表面背离所述卷绕中心,以使第一隔膜未设置第一粘接层的一侧朝外,减少第一粘接层与电解液接触而导致凝结胶体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起始段中负极集流体的两面设置有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起始段中正极集流体的两面设置有正极活性材料层,有利于极片在制造过程中进行连续涂布,提升制造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极片包括第一起始段,正极极片包括第二起始段,第二起始段位于第一起始段的内侧,电极组件的最外圈为第二隔膜,第四表面背离卷绕中心,以使第二隔膜未设置第二粘接层的一侧朝外,减少第二粘接层与电解液接触而导致凝结胶体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极片包括第一收尾段,正极极片包括第二收尾段,第一收尾段位于第二收尾段的外侧,可以使第一收尾段的集流体为双面涂覆结构,有利于极片在制造过程中进行连续涂布,提高极片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尾段中负极集流体的两面设置有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收尾段中正极集流体的两面设置有正极活性材料层,一方面可以使负极极片上具有充足的嵌锂位置,减少析锂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负极集流体暴露在电解液中的情况,降低负极集流体被电解液腐蚀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轴承生产用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材的热浸镀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