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结构式安全带卷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1129.7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雷于杨;何晓昌;韩阳;周芝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36 | 分类号: | B60R22/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律师事务所 50287 | 代理人: | 仲伟明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体 结构式 安全带 卷收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结构式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本体和车感组件,卷收器本体和车感组件采用分体设置的结构形式;其中,卷收器本体设有用于在织带快速抽出时锁定织带的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与所述车感组件之间通过一联动装置相连,所述联动装置用于当所述车感组件被激活时带动所述锁止机构锁定织带。本发明所提供的分体结构式安全带卷收器既可以实现椅背在大范围内翻转,也不影响安全带卷收器正常的车感功能和安全织带对乘员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带卷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结构式安全带卷收器。
背景技术
车辆安全带是车辆乘员约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交通事故中可以为车辆乘员提供保护,避免乘员受到伤害或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辆用户对车辆安全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安全带系统中设有卷收器,卷收器的作用是贮存织带和锁止织带的。卷收器通常设有锁止机构,在车辆未行驶或正常行驶时,锁止机构允许织带自由拉出或卷回;在车辆发生急减速、倾斜、翻车时,车感组件被激活并作用于锁止机构使锁止机构紧急锁止卷收器的卷轴,以阻止织带拉出。
现有技术中,车感组件与卷收器本体采用一体设置的方式,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674354A)就公开了一种车感组件和卷收器,其中车感组件包括:车感支座、车感球及车感臂;车感支座设置在卷收器本体的安装基板上,车感臂包括卡接端、连接部和盖装端,盖装端扣于车感支座的开口,以将车感球限制在车感支座中,连接部活动连接在车感支座的开口的边缘,卡接端靠近棘轮设置;在车感球向远离安装基板移动时,通过连接部,卡接端向安装基板方向移动,并卡住棘轮的卡齿。
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车感组件集成在卷收器本体内,即车感组件与卷收器本体设置成一体结构,简化了卷收器的整体结构。而对于后排中间座椅而言,由于后排中间座椅离C柱较远,所以在布置安全带卷收器时,一般会考虑配置在座椅的椅背上。然而,后排座椅的椅背由于驾乘人员对汽车的使用一般需要翻转,当椅背翻转速度过快或翻转角度过大时,车感组件被激活作用于卷收器的锁止机构使安全织带被锁止,织带不能从卷收器中拉出。如此,由于织带在椅背上的限制,将使椅背的翻转范围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不能翻转,直接影响驾乘人员对汽车后排空间的使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安全带卷收器,此新型安全带卷收器既可以实现椅背在大范围内的翻转,也不影响安全带卷收器正常的车感功能和安全织带对乘员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结构式安全带卷收器,其既可以实现椅背在大范围内翻转,也不影响安全带卷收器正常的车感功能和安全织带对乘员的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结构式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本体和车感组件,卷收器本体和车感组件采用分体设置的结构形式;其中,卷收器本体设有用于在织带快速抽出时锁定织带的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与所述车感组件之间通过一联动装置相连,所述联动装置用于当所述车感组件被激活时带动所述锁止机构锁定织带。
优选的,所述卷收器本体安装在车椅的椅背上,所述车感组件安装在车内不会翻转的部位上。
优选的,所述车感组件安装在车椅的坐垫上。
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锁止棘轮,设置于卷收器安装基板的一侧;
锁盖,固连在安装基板的一侧,锁盖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将锁盖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第一空间罩住锁止棘轮;
卡爪,通过一扭簧可转动安装在锁盖的隔板上,并位于锁盖的第二空间内,卡爪用于与锁止棘轮配合以实现对卷轴的锁止;
托架,通过托架轴可转动安装在锁盖的隔板上,并位于锁盖的第二空间内,托架朝向卡爪的一侧与卡爪相抵触,托架远离卡爪的一侧通过一压簧与锁盖的侧壁相抵触,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托架对卡爪施加托力以托起卡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