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升机中分子筛氧气系统的高效低能耗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0202.9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6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拓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27/02;F16K31/06;B64D1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洪锐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升机 分子筛 氧气 系统 高效 低能 电磁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升机中分子筛氧气系统的高效低能耗电磁阀,包括阀体、左盖板、右盖板、线圈组件、支架、弹簧、动铁芯和静铁芯,左盖板上设置有进气道A,右盖板上设置有进气道B,阀体上设置有阀腔以及与阀腔连通的出气道C;左、右盖板分别固定设置在腔体的左右两侧,且进气道A、B与阀腔连通;支架安装在阀腔内,线圈组件设置在支架上,静铁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设置在阀腔内。本发明为直升机中分子筛氧气系统的程序控制组件的电磁阀,通过电磁阀上电/断电状态的切换实现对被控制气路的通断,完成对气路的程序控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氧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中分子筛氧气系统的高效低能耗电磁阀。
背景技术
机载分子筛氧气系统主要针对直升机特殊用氧模式而研发的一款制氧系统。分子筛制氧系统是利用变压吸附(PSA/VPSA)原理,分子筛对氧、氮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将通过的空气进行氮、氧分离而制取氧气,满足机载人员生理用氧需求。
随着飞机运行高度的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断下降,稀薄的氧气不能满足机载成员的用氧需求,市场现有的分子筛制氧机同样是利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原理,但是现有制氧机的制氧量、输出氧气压力均不能满足高空用氧需求。
现有制氧机没有高度氧流量自调节功能,不能随飞机的运行高度进行自主氧流量调节,在飞机运作中,飞行高度在不断的变化,不同高的大气中含氧量不同,机载对用氧的需求量也不同,恒定的氧流量会造成:飞行高度相对较低时,例如飞行高度<2000m,大气中的含氧量与地面相近,此时,机载人员并不需要多余的氧气,仅靠大气的氧气量即能满足正常需求,制氧机可以不运作,此时制氧机运作会造成机载能源的浪费。为了便于氧气的准确供给,需要实现对气路的切换,进而实现对气路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升机中分子筛氧气系统的高效低能耗电磁阀,其为直升机中分子筛氧气系统的程序控制组件的电磁阀,通过电磁阀上电/断电状态的切换实现对被控制气路的通断,完成对气路的程序控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直升机中分子筛氧气系统的高效低能耗电磁阀,包括阀体、左盖板、右盖板、线圈组件、支架、弹簧、动铁芯和静铁芯,
左盖板上设置有进气道A,右盖板上设置有进气道B,阀体上设置有阀腔以及与阀腔连通的出气道C;左、右盖板分别固定设置在腔体的左右两侧,且进气道A、B与阀腔连通;
支架安装在阀腔内,线圈组件设置在支架上,静铁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设置在阀腔内,静铁芯上设置有流道孔,流道孔两端分别与阀腔及进气道B连通;
动铁芯位于腔体内且滑动设置在支架内,动铁芯两端设置有用于将进气道A及流道孔封堵的密封结构,弹簧套装在动铁芯上,且弹簧右端抵在支架上,在弹簧的作用下动铁芯左端的密封结构将进气道A的进气口封堵。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静铁芯右端与右端盖接触,且所述流道孔与进气道B连通。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动铁芯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嵌装有密封垫,动铁芯两端的密封垫形成所述密封结构。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左盖板上位于进气道A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凸台,静铁芯左端位于流道孔出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凸台,动铁芯移动后能够与第一支撑凸台或者第二支撑凸台接触后形成密封。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左、右盖板与阀体密封连接。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动铁芯左端设置有限位凸台,弹簧套装在动铁芯上后弹簧两端分别顶在支架及限位凸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拓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康拓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0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