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部件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0186.3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刘迪;曹杰;谢龙;李晶;吕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部件 表面温度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部件表面温度测量方法,首先在高温部件待测温区域设置金属丝,金属丝熔点与待测温区域预估的最高温度匹配;对高温部件开展热试验;采集金属丝在热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外观和内部晶向的变化,通过比对标准温度样本,判断待测温区域的温度。该方法采用金属丝监测高温部件表面温度,贴合牢固,能有效抵御高温、高速气流的冲刷,该方法适应性强,在狭小空间和光学设备无法成像的区域也能进行温度监测;测量结果稳定可靠,对流场和温度场干扰很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部件的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部件表面温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部件是高速飞行器、高性能发动机、核反应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温部件的热试验是评价高温部件性能的重要手段。试验过程中高温部件的温度测量是整个试验的关键环节,是评价高温部件性能的重要支撑手段。
在高温热试验中,常用的温度测量手段为热电偶测量和红外测量两种。热电偶测量是将热电偶直接焊接在待测温部件表面,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温度测量。但是,热电偶丝较细,强度低,直接应用在具有气流冲刷的高温部件表面易脱落,无法实现可靠测温。红外测温是典型的非接触式测温方法,通过高温部件表面辐射的能量获得部件的表面温度。但是,红外测温受视场限制,无法测量被遮挡区域的温度;另外,红外测温会受到环境干扰,当测量设备和待测部件之间存在污染物时,测量精度会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稳定有效、适应性强的高温部件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弥补常规温度监测手段的不足,为高温部件热试验中的表面温度监测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部件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高温部件待测温区域设置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熔点与待测温区域预估的最高温度匹配;
对高温部件开展热试验;
采集金属丝在热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外观和内部晶向的变化,通过比对标准温度样本,判断待测温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温区域分别布置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金属丝,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和所述第二方向的金属丝形成一定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金属丝熔点不同;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布置在下,熔点低,用于测温;所述第二方向的金属丝布置在上,熔点高,用于辅助固定第一方向的金属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和第二方向的金属丝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若待测温区域温度梯度小于20℃/mm时,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布置一根、所述第二方向的金属丝布置三根;若待测温区域温度梯度大于等于20℃/mm时,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布置二或三根、所述第二方向的金属丝布置三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与热工质流向夹角在0~15°之间;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的熔点为T-20℃~T+50℃,所述第二方向的金属丝的熔点不小于T+100℃,T为待测温区域最高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直径选择范围为0.2mm~0.5mm,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长度选择范围为5mm~6mm、所述第二方向的金属丝长度选择范围为4.5mm~5mm;所述第一方向的金属丝间距选择范围为0.8mm~1mm;所述第二方向的金属丝间距选择范围为1.2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温区域为矩形,沿第一方向长度尺寸为6mm~6.5mm,沿第二方向宽度尺寸为5mm~5.5mm,待测温区域总面积不大于待测高温部件总表面积的5%。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部件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待测温区域的温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0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pH的电位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变电设备接地扁铁刷漆定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