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9950.5 | 申请日: | 202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8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杨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新视界(南昌)人工智能工研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A61B5/00;A61B5/11;G08B3/10;G08B21/04;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边缘 计算 智能 医疗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医疗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实时对人们日常生理数据采集的问题。此系统实现对人们身体各项的重要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边缘网络通过用户终端采集接收人们的生理数据;当人们生理数据有异常时,用户终端会根据数据情况及时提醒人们;同时医生客户端通过边缘网络获取用户的生理数据分析人们身体状况并提醒用户及时就医。通过5G边缘计算降低了回传链路的带宽消耗,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时延,极大提高了用户的效率完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生活中存在的许多新的危害人类健康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人们需要实时关注和了解能够反应这些疾病的一些参数的变化。血压、血糖、体温、心电等生理参数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特征,对这些参数进行监测,有助于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进行掌握,以及随时获得救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医疗系统。
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医疗系统,包括5G通信模块、用户终端、医生客户端、心率监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体温监测模块、卫星定位模块、蜂鸣器。用户终端用于实时监测用户身体的各项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边缘网络;医生通过医生客户端,从边缘网络获取用户的健康状况,并根据诊断结果通知患者就医。当监测结果超出健康预设值时,向边缘网络发出120急救服务,边缘网络接收120急救服务后,通过卫星定位模块获取患者的位置,将患者位置发送至120急救中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5G边缘计算降低了回传链路的带宽消耗,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时延,极大提高了用户的效率完全。利用5G边缘计算,增强医疗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最优整合,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通过用户终端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治病因素并给予及时提醒,并且可以远程诊断,减少了患者排队挂号的时间费用,达到早预防、早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医疗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智能医疗系统,所述智能医疗系统包括5G通信模块、用户终端、医生客户端、心率监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体温监测模块、卫星定位模块、蜂鸣器。
心率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血压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血压数据,体温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体温数据、血氧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血氧数据;上述均与用户终端连接,用户终端和医生客户端通过5G通信模块发射信号,所有数据在边缘网络进行交换,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数据情况进行在线诊疗。
用户终端将用户的实时监测信息上传到边缘网络,对所述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判断监测结果是否正常,当监测结果异常时,蜂鸣器将发出警报声提醒用户;当监测严重结果超出健康预设值时,用户终端向边缘网络发出120急救服务,边缘网络接收120急救服务后,通过卫星定位模块获取患者的位置,将患者位置发送至120急救中心。
所述卫星定位模块为GSM+GPS+BD型定位模块,并与GPS卫星保持连线并实时将当前位置的经纬度数据传输给边缘网络。
所述边缘网络为5G边缘网络,5G通信模块采用中国移动5G通信模组,支持5G SA/NSA双组网模式;5G通信模组具有2.0Gbps下行和不低于230Mbps的下行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新视界(南昌)人工智能工研院有限公司,未经联想新视界(南昌)人工智能工研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