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柱连接相贯线的放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9811.2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1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方汇;沈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B63B7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杜冰云;周涛 |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柱 连接 相贯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柱连接相贯线的放样方法,该方法通过Autocad构建管柱实体模型,模拟连接形式后进行干涉检查,剖切干涉部分后得出相贯线立体形状,再通过径向长度放样来模拟相贯线展开形状,最终将尺寸反馈到管柱上得出相贯线,切割后即形成良好的管柱连接,从而达到提高管柱连接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柱连接相贯线的放样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造船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柱的连接,管柱大小不一,各种角度形式都有,单靠施工人员的传统放样方法很难将管柱连接端面修割到与理论相贯线一致,从而导致多次修割不到位或者间隙超差等情况,对管柱的连接质量和工作效率十分不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柱连接相贯线的放样方法,本方法通过Autocad构建管柱实体模型,模拟连接形式后进行干涉检查,剖切干涉部分后得出相贯线立体形状,再通过径向长度放样来模拟相贯线展开形状,最终将尺寸反馈到管柱上得出相贯线,切割后即形成良好的管柱连接,从而达到提高管柱连接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种管柱连接相贯线的放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Autocad软件构建管柱结构的三维模型;
所述管柱结构包括管柱A和与管柱A相交的管柱B;
S2,获取管柱B的理论对接部分;
S3,将管柱B的理论对接部分旋转至竖直状态,将管柱B的理论对接部分从上往下竖直分割为多等分并标记出每条竖直分割线;
S4,根据管柱B的理论对接部分上标记的竖直分割线,将管柱B的理论对接部分展开,并利用Autocad软件的样条曲线功能将所有的竖直分割线相连从而得到相贯线展开图;
S5,根据相贯线展开图在管柱B上划制出相贯线,沿着相贯线切割管柱B从而可与管柱A精准对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获取管柱B的理论对接部分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利用Autocad软件的干涉检查功能确定管柱A与管柱B之间的干涉部分;
然后,利用Autocad软件的差集功能将管柱B上的干涉部分去掉,得到管柱B的理论对接部分。
优选地,所述管柱A与管柱B的夹角为30°。
优选地,所述管柱A的中心线与管柱B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步骤S5中根据相贯线展开图在管柱B上划制出相贯线的具体步骤为:
通过尺寸量取相贯线展开图中各条竖直分割线的长度,并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在管柱B外表面的相应位置画出对应直线,然后将所有直线的终点相连得到相贯线;
或根据相贯线展开图制作样板纸,利用样板纸在管柱B外表面画出相贯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Autocad构建管柱实体模型,模拟连接形式后进行干涉检查,剖切干涉部分后得出相贯线立体形状,再通过径向长度放样来模拟相贯线展开形状,最终将尺寸反馈到管柱上得出相贯线,切割后即形成良好的管柱连接,从而达到提高管柱连接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管柱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三维模型中管柱A与管柱B之间的干涉部分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