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钻根植能量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9745.9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冰;周翔;董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5/52;E02D5/50;E02D5/60;E02D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330008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植 能量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静钻根植能量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桩体,桩体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远离桩体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定位柱,锥形定位柱外壁处设置有插接板,锥形定位柱靠近定位块的一端的投影面积大于该锥形定位柱远离定位块一端的投影面积;锥形定位柱的外壁处设置有若干插接板,插接板沿锥形定位柱的外壁一周设置有若干。本申请具有提升桩体安装于基坑中时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量柱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钻根植能量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能量桩是大型建筑用来进行供暖和制冷的预制部件,是建筑物的基础部件。能量桩用于循环热交换剂的内部管道系统,与地热探针相似。对于必须建造基础部件的建筑物,地下热交换系统不需要额外凿建钻孔,因此能量桩的利用特别经济实惠。
目前对能源桩进行安装时,通常在地面提前开设基桩,随后将能源桩吊装至基坑中,再填充水泥,但是能源桩安装时的稳定性通常不高,会出现能源桩歪斜的现象,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能量桩在基坑中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静钻根植能量桩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钻根植能量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静钻根植能量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桩体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定位柱,所述锥形定位柱外壁处设置有插接板,所述锥形定位柱靠近定位块的一端的投影面积大于该锥形定位柱远离定位块一端的投影面积;所述锥形定位柱的外壁处设置有若干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沿锥形定位柱的外壁一周设置有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桩体的下端设置定位块,定位块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定位柱,将桩体进行安装时,锥形定位柱远离桩体的一端向下插入至基坑的底部,即可使得桩体减少摆动的现象,进而提升了桩体的是稳定性;插接板的共同用下,可进一步减少桩体沿自身做圆周运动的现象,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桩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定位块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针的设置,在桩体进行安装时,定位针与基桩的底部插设固定,从而可进一步提升定位块与基桩处的连接紧密性,进而提升桩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桩体的外壁处设置有保护件,所述保护件包括若干个保护笼,若干个所述保护笼沿桩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保护笼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保护笼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块,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供插接块插设的插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插接块可插设于相邻保护笼第二连接板的插接槽中,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块之间相互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笼可对桩体的周围进行保护;根据桩体的长度对保护笼进行安装,保护笼第一连接板的插接块插设于相邻保护笼第二连接板的插接槽中,从而可对相邻的保护笼进行拼接,从而可减少安装初期时的基坑环境对基桩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桩体在安装初期时的稳定性,进而保护了桩体的安全。
可选的,所述插接块的外壁处设置有磁性件,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处设置有与相邻保护笼的插接块的磁性件相互吸合的吸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插设于相邻保护笼的插接槽中后,插接块的磁性件与插接槽的吸附件之间通过磁性作用力相互吸引贴合,插接块和相邻保护笼的插接槽之间减少晃动,从而可提升相邻两个保护笼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均与相邻保护笼的第二连接板对应有一个第二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中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固定螺栓穿设于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一连接板螺纹适配,所述固定螺栓与相邻保护笼的第二连接板螺纹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