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9620.6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3N1/02 | 分类号: | F23N1/02;F23Q3/00;F23C5/08;F23D14/60;F23D14/62;F23L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装置,控制器(8)对燃烧器的燃烧时间进行累积且存储燃烧累积时间(Ta),在控制器(8)分别设定:第1下限值(A)和比第1下限值(A)还高的第2下限值(B),来作为燃烧累积时间(Ta)小于规定的设定时间的情况以及处于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的、点火机构(32)进行再点火动作之时降低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的比初始值还低的下限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所述的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具备:燃烧器,其配置于燃烧室,并使燃烧用空气与燃料气体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风扇,其将燃烧用空气向燃烧器供给;燃气供给路,其将燃料气体向燃烧器供给;比例阀,其设置在燃气供给路;点火机构,其进行对燃烧器点火的点火动作;着火监测机构,其对燃烧器的着火进行监测;以及控制器,其分别对风扇、比例阀以及点火机构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燃烧装置,可知如下构成的燃烧装置,即:在控制器,预先设定适合于燃烧器着火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来作为初始值,当发出了使混合气体在燃烧器中燃烧的燃烧指示时,控制器对燃烧用空气的空气量和燃料气体的燃气量进行调整,以使得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达到初始值,在即便使点火机构进行点火动作也未使燃烧器着火的情况下,使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从初始值呈阶段性地降低,同时使点火机构反复执行再点火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例如,在新设置燃烧装置等的情况下,因空气残留于燃气供给路内从而燃气供给路内未被燃料气体充分地置换的状态下,实际供给于燃烧器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高于初始值,从而产生:即便使点火机构进行点火动作也无法使燃烧器着火的不良情形。针对于这样的不良情形,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燃烧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的应对措施:控制器使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从初始值呈阶段性地降低,同时使点火机构反复执行再点火动作。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15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即便是实际供给于燃烧器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为初始值,例如,有时也会有因为点火电极的点火失误等偶发性因素而导致燃烧器未被着火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专利文献1公开的燃烧装置的控制器错误地判断为此时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高于初始值,从而就会降低空气过剩率,由此,实际供给于燃烧器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就会过度地降低。针对于如此地空气过剩率被过度降低的混合气体,一旦使点火机构执行再点火动作而使燃烧器进行点火,则有可能引起:爆炸、或者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燃烧不良等不良情形。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燃烧装置,即:适当地调整实际供给于燃烧器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而容易实现燃烧器的着火、且在点火机构的再点火动作时能够抑制爆炸、或者燃烧不良等不良情形。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燃烧装置具备:燃烧器,其配置于燃烧室,并使燃烧用空气与燃料气体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风扇,其将燃烧用空气向燃烧器供给;燃气供给路,其将燃料气体向燃烧器供给;比例阀,其设置在燃气供给路;点火机构,其进行对燃烧器点火的点火动作;着火监测机构,其对燃烧器的着火进行监测;以及控制器,其分别对风扇、比例阀以及点火机构进行控制,在控制器预先设定适合于燃烧器着火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来作为初始值,控制器构成为:当被指示了在燃烧器进行燃烧时,对燃烧用空气的空气量和燃料气体的燃气量进行调整,以使得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达到初始值,在即便使点火机构进行点火动作也未使得燃烧器着火的情况下,使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从初始值呈阶段性地降低,同时使点火机构反复执行再点火动作,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对燃烧器的燃烧时间进行累积且存储燃烧累积时间,在控制器分别设定第1下限值和第2下限值,来作为点火机构进行再点火动作之时从初始值降低的混合气体的空气过剩率的下限值,其中,该第1下限值为:燃烧累积时间小于规定的设定时间的情况下的值,该第2下限值为:燃烧累积时间为所述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的且比第1下限值还高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内株式会社,未经林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意力能力检查装置以及注意力能力检查方法
- 下一篇:护线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