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沉管挤密桩的施工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9063.8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龙海新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7/06;E02D7/08;E02D7/14;E02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石佳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沉管挤密桩 施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长沉管挤密桩的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外管、内管、动力锤、主机塔架及轨道和打桩机主机;桩管采用内外管组合方法增加成孔深度,而且在外管底端锥形变径处铰轴连接或钢丝绳连接一个活动的钢制圆环,其圆环外径大于外管外径并与设计成孔直径相符,圆环内径小于外管外直径,在沉管挤密成孔和起拔桩管时阻力大大减小,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长沉管挤密桩的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更为稀缺,开山回填造地为工业与民用建设提供用地成为必然。而在此类场地建设厂房与住宅楼地基处理便成为难题。由于受到现有施工设备主塔架和锤击能力和起拔能力的限制。现有技术沉管挤密成孔深度一般在20米。对回填深度大于20米,更深达70米,现有的施工技术就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长沉管挤密桩的施工装置及方法,主要针对大厚度回填及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长沉管挤密桩的施工装置,包括外管、内管、动力锤、主机塔架及轨道和打桩机主机;所述内管用于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内管下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外管上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内管顶部设置于所述动力锤下方;所述动力锤位于所述主机塔架及轨道一侧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打桩机主机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动力锤为柴油锤或液压锤或电动锤。
可选的,所述外管底部套设有圆环。
可选的,所述圆环为钢制圆环。
可选的,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外管下端锥形变径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为销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长沉管挤密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内管放在外管内,同时保证内管的第一连接部与外管的第三连接部平齐,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连接内管和外管;
第二步,外管底端锥形尖对准桩位,启动动力锤锤击内管顶端,使外管沉入土中至第一连接部处;
第三步,解除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的连接,提升内管,当内管的第二连接部与外管的第三连接部平齐时,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连接内管和外管,再启动动力锤锤击内管顶端,使内管及外管同时进入土中至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处;
第四步,启动卷扬机提升内管和外管,当外管的第三连接部露出地面,解除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的连接,再将内管下降至第一连接部与外管的第三连接部平齐,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连接内管和外管;
第五步,提升内管至外管全部提出地面,成孔完成。
可选的,还包括,第六步,在成孔内填料夯实。
可选的,第六步中,向成孔内分层填料,分层夯实,直至孔口,填料为素土或灰土或水泥土。
可选的,沉管挤密直径为300-600mm,成孔深度为30-70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桩管采用内外管组合方法增加成孔深度,而且在外管底端锥形变径处铰轴连接或钢丝绳连接一个活动的钢制圆环,其圆环外径大于外管外径并与设计成孔直径相符,圆环内径小于外管外直径,在沉管挤密成孔和起拔桩管时阻力大大减小,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龙海新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龙海新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波浪板有效宽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