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423.2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哲;孔振武;陈健;吴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3/51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二氧化硅 硅烷 接枝 改性 木质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二氧化硅前驱体接枝木质纤维,再与氟硅烷反应制备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高效,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具有良好的微纳米结构,木质纤维表面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30nm~500nm,并具有良好的疏水效果,水接触角130°~160°,应用于复合材料可明显改善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木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木质纤维资源丰富,具有可再生、生物可降解等优势,由木质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密度低,环境友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环保材料。然而,木质纤维表面存在大量的极性基团,亲水性强,应用于复合材料时与基体树脂界面相容性差,从而影响到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极大地制约了木质纤维在材料领域的拓展应用。
将无机纳米粒子均匀接枝于木质纤维表面,构建微纳米多级结构的低表面能材料,可以有效地赋予纤维表面粗糙度及提高疏水性能,实现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机械锁合,增强纤维与树脂间界面相互作用。目前,二氧化硅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紫外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适于应用到纤维复合材料。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接枝工艺繁琐,且纳米粒子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在纤维表面团聚,从而影响纳米效应的发挥,限制对材料的增强效果。因此,提高纳米二氧化硅在木质纤维表面的均匀分散性及其与基体的界面相容性,是纳米二氧化硅应用于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并赋予高性能的关键。
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及氟硅烷改性,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获得具有微纳米结构的疏水木质纤维,可显著改善木质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二氧化硅前驱体接枝木质纤维,再以氟硅烷疏水改性,制备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利用氟硅烷改性表面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的木质纤维,该改性木质纤维水接触角为130°~160°,改性纤维表面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30nm~500nm。
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将木质纤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氨水按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混合体系中缓慢滴加二氧化硅前驱体,于40℃~70℃反应2h~5h小时,得到含纳米二氧化硅接枝木质纤维的混合液。
第二步,在40℃~70℃下,向上述混合液中缓慢滴加氟硅烷疏水改性剂,搅拌反应0.5h~2h;然后,经离心分离,并依次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固体产物干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
第一步中,所述的木质纤维为木材纤维、竹纤维、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二氧化硅前驱体为正硅酸甲酯和/或正硅酸乙酯;所述的无水乙醇、氨水、二氧化硅前驱体、去离子水与氟硅烷疏水改性剂的体积混合比例为100:3-8:5-15:2-5:0.5-1.2。
第二步中,所述的氟硅烷疏水改性剂为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固体产物干燥条件为温度60℃~105℃、时间5h~10h。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氟硅烷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具有微纳米结构特征及疏水特性,能够有效提高木质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同时避免了纳米二氧化硅直接添加到复合材料中易团聚、难以均匀分散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