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燃烧室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317.4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玲;贾耀霜;刘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市鑫敏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30/02 | 分类号: | F23B30/02;F23L5/02;F23J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齐兴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燃烧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燃烧室,包括本体与设置在本体一侧的支撑座,所述本体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本体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烟口,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燃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清灰装置,所述清灰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本体的外壁设置有鼓风装置;本发明涉及燃烧炉设备技术领域。该高效燃烧室,通过设置可调节的燃烧装置,增大了煤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是煤块分阶段充分燃烧,提高了煤块燃料的热效率;通过设置的鼓风装置,确保各燃烧阶段都供氧充足,进了煤块的充分燃烧;通过清灰装置,使得灰烬平稳的落在承灰屉中进行收集,保证炉体的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燃烧室。
背景技术
由于煤炭的燃烧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生物质以其挥发性高,能量密度小以及燃烧时易结渣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利用生物质的常规用能设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物质全气化燃烧设备,另一类则是采用沸腾燃烧。其中,生物质全气化燃烧设备是将生物质燃料投入炉膛,缺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但这类设备不仅稳定性很难控制,而且设备的制作成本太高,难操作,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基本不适合工业化应用。而采用沸腾燃烧时,其燃烧火焰中还有5%以上的灰份,适用性就差了很多。目前生物质在现有的常规用能设备直接燃烧时,具有燃烧效率不高、燃烧不稳定、不充分、甚至还有有害成分析出造成二次污染以及自动化程度不高等弊端。而一部分原因体现在燃烧室的设置上,煤炭的燃烧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煤块以其挥发性高,能量密度小以及燃烧时易结渣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如今的燃烧室,在对燃煤进行燃烧放热的过程中,由于煤堆堆积在一起进行燃烧,内部很多燃煤不能完全燃烧,但是煤渣中的含碳量较高,造成燃料的浪费,同时煤渣的未完全燃烧导致煤渣体积过大,大煤渣容易将炉排卡住,造成堵塞,操作和清理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燃烧室,解决了现有的燃烧室内部很多燃煤不能完全燃烧,同时煤渣的未完全燃烧导致煤渣体积过大,大煤渣容易将炉排卡住,造成堵塞,操作和清理极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燃烧室,包括本体与设置在本体一侧的支撑座,所述本体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本体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烟口,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燃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清灰装置,所述清灰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本体的外壁设置有鼓风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与本体顶端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本体顶端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通过分别第一承轴、第二承轴和第三承轴螺纹连接有第一炉排、第二炉排和第三炉排。
优选的,所述第一炉排分布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炉排分布间隙的宽度,所述第二炉排分布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三炉排分布间隙的宽度,所述电机为正反双向电机。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在转动杆表面设有的第一升降螺纹,所述第一升降螺纹的上端且位于转动杆的表面设有光滑层,所述光滑层的上端且位于转动杆的表面设有第二升降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轴与第二升降螺纹螺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承轴与第一升降螺纹螺纹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灰装置包括在转动杆底端贯穿承接轴并固定连接的清灰框,所述承接轴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另一端与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内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碾压辊轴。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与承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碾压辊轴与清灰框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本体底端滑动连接的承灰屉,所述承灰屉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承灰屉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内腔底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承灰屉通过滑块位于滑槽内与本体底端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市鑫敏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市鑫敏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