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8151.6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孟继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8 | 分类号: | C02F11/08;C02F11/121;C02F1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瑞元智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1 | 代理人: | 伊灵聪;俞越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固废湿式 氧化 处理 系统 及其 工艺 | ||
1.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罐、管道式自换热和反应集合组件、反应泥压力储罐、机械脱水单元、污水箱和污泥泵;
所述污泥储罐用于储存待处理的有机固废泥;
所述污泥泵设置在污泥储罐与管道式自换热和反应集合组件之间的输送管路上,该污泥泵用于将污泥储罐内的有机固废泥泵送给管道式自换热和反应集合组件并通过掺水将有机固废泥与工艺注水初步混合以形成泥水混合污泥;
所述管道式自换热和反应集合组件包括用于泥-泥换热的管道式污泥换热器、用于湿式氧化反应的管道式污泥反应器、气液分离器和泥气静态混合器;
其中,所述管道式污泥换热器包括供泥水混合污泥流动的第一换热管路、以及供部分排气湿式氧化后高温污泥流动的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与第二换热管路之间进行换热以将泥水混合污泥和部分排气湿式氧化后高温污泥分别转化为湿式氧化前高温污泥和湿式氧化后带压低温污泥,其中部分排气的排气比例为0~50%;
所述管道式污泥反应器包括反应管路,该反应管路串接于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管路的进口之间,所述泥气静态混合器设置在第一换热管路与反应管路之间管路上,用于在湿式氧化反应前高温污泥内添加湿式氧化反应所需的氧化剂以制得添加氧化剂的湿式氧化前高温污泥;
所述反应管路用于接收添加氧化剂的湿式氧化前高温污泥并通过湿式氧化反应以制得湿式氧化后高温污泥;
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反应管路与第二换热管路之间的管路上,其用于可操控的将湿式氧化后高温污泥中的反应气分离排出,以形成部分排气湿式氧化后高温污泥;
所述反应泥压力储罐用于接收、储存第二换热管路生成的湿式氧化后带压低温污泥以制得湿式氧化后污泥并储存压力能,所述湿式氧化后的带压低温污泥中的反应气和泥水在重力作用下在反应泥压力储罐中分离分层,反应气位于反应泥压力储罐的上部,所述反应泥压力储罐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调控前序系统压力的排气压力调控阀门;
所述机械脱水单元用于接收通过反应泥压力储罐中储存的压力能进行输送的湿式氧化后污泥并对其进行脱水;
所述污水箱用于接收、存储机械单元脱出的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气吸收罐,该反应气吸收罐用于接收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反应气、以及反应泥压力储罐排出的反应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水静态混合器,所述泥水静态混合器设置在污泥泵与管道式自换热和反应集合组件之间的输送管路上,用于实现有机固废泥与工艺注水的再次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富氧空气机单元,所述富氧空气机单元制备富氧空气,并与所述泥气静态混合器连接,将富氧空气注入所述泥气静态混合器中并经混合后注入所述管道式污泥反应器中参与湿式氧化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碎机,所述粉碎机设置在污泥泵与管道式自换热和反应集合组件之间的输送管路上,用于对泥水混合污泥进行剪切破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泥压力储罐内设置有漂浮抽吸单元,该漂浮抽吸单元漂浮于反应泥压力储罐上方分层的上清液上部并通过连接管道将其上清液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式自换热和反应集合组件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管道式污泥反应器以控制湿式氧化反应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和/或第二换热管路和/或反应管路内设置有若干混合旋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式污泥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为蜿蜒结构布置;
和/或管道式污泥反应器的反应管路为蜿蜒结构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1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层间增强材料的建筑用3D打印头
- 下一篇:一种发热均匀的远红外保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