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和围护墙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083.3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刘元珍;陈振海;张家广;郑志;张金平;王陶;程俊鑫;王明清;解敏杰;张昊;张帆;郑宏飞;裴敏;张磊;王舒桐;田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武建云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装配式 钢结构 围护 柔性 连接 结构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和围护墙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涉及围护墙板连接节点领域,包括H型钢梁、H型钢柱、围护墙板,多块围护墙板并列装配于通过H型钢梁和H型钢柱构成的钢结构框架中,所述H型钢梁包括上翼缘,腹板,下翼缘,每块围护墙板的顶部至少通过一个U型连接板与位于上方的H型钢梁的下翼缘连接;相邻围护墙板间,围护墙板与H型钢梁、H型钢柱之间填入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本发明实现了建筑需要围护墙板不参与抵抗水平作用的需求,保证了结构的受力模式与设计意图相匹配,受力性能更合理,有利于构件设计与生产制作的批量化、标准化,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广泛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围护墙板连接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和围护墙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砌筑墙体优势很大,在工艺上,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方法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成品质量高、现场施工环境好、节省人工、缩短工期等优点,更符合低碳环保的时代发展要求。其采用工业化的方法来建造,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运到施工现场后再通过可靠的连接方法拼装成一体。
根据钢结构建筑的相关规范标准中,为了避免刚性连接限制主体结构的横向变形而发生墙板开裂甚至倒塌的出现,要求围护墙板与主体结构应采用柔性连接,通过在围护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和设置一定的间隙,使围护墙板在地震作用下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减小墙板对主体结构的约束作用,提高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从而减轻震害。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墙板分为内嵌式和外挂式两种。内嵌式墙板与钢结构的连接形式主要有管卡法、直角钢件和U型卡等连接方式,以上施工方法快捷简单,造价低且便于后期装饰装修,但是这些连接方式属于刚性连接,限制了墙板的变形,不符合钢结构规范应使用柔性连接的要求。而外挂式墙板与钢结构的连接形式主要有钩头螺栓连接、ADR节点连接、插入钢筋法连接、钢管锚节点连接和斜柄连接等连接形式,其缺点是施工工艺复杂,连接节点零件加工较多,存在与围护墙板不适配的情况。围护墙板与主体梁、柱之间一般使用专用砂浆粘结,砂浆硬化后会进一步增大结构刚度,且属于刚性连接,不利于结构的抗震要求。
为了解决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与围护墙板连接施工工艺复杂,焊接工序复杂,构造技术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需要改进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和围护墙板柔性的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与围护墙板连接施工工艺复杂,无法满足围护墙板与主体结构应采用柔性连接的要求,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和围护墙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实现: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和围护墙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H型钢梁、H型钢柱、围护墙板,多块围护墙板并列装配于通过H型钢梁和H型钢柱构成的钢结构框架中,所述H型钢梁包括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每块围护墙板的顶部至少通过一个U型连接板与位于上方的H型钢梁的下翼缘连接;相邻围护墙板间填充有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围护墙板与H型钢梁、围护墙板与H型钢柱之间填入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