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7766.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祝志祥;周明瑜;庞震;徐若愚;陈新;韩钰;陈保安;张强;刘建;陈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C22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雷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烯铜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第一铜板材上依次叠放石墨烯层和第二铜板材,得到石墨烯夹层胚样;
2)对夹层胚样采用累积叠轧焊法进行轧制,得到粗坯;
3)对粗坯进行退火处理,冷却,得到所述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由5-20层的单原子层石墨烯形成,单原子层石墨烯的厚度为0.1-6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板材和第二铜板材的铜含量不小于99.9%,所述第一铜板材的厚度为1-10mm,所述第二铜板材的厚度为1-10mm;优选的,所述第一铜板材的厚度与第二铜板材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第一铜板材上依次叠放石墨烯和第二铜板材之前需要对第一铜板材和第二铜板材进行表面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夹层胚样沿z轴方向向下轧制,轧制温度不小于800℃,当下压形变量达到45-55%后,将夹层胚样分成两部分,上下堆叠后再次轧制,以此作为一个循环工序,循环次数为5-10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退火温度为500-800℃,退火时间为2-5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包括对冷却后得到的材料进行挤压、拉丝的步骤。
8.一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Cu:99-99.9%;石墨烯:0.001-0.5%,且总C含量小于0.5%;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或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输电线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77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π型墩盖梁箍筋钢筋安装方法
- 下一篇:超低损耗硅波导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