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船用桅杆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17689.5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呈刚;赵书锋;郭艳平;赵新颖;李珊珊;蔡文宗;秦向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裕航特种合金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21/02;C22F1/047;C22F1/043;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张笑 |
| 地址: | 256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桅杆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船用桅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船用桅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柱杆芯材;(2)制备柱杆壳体;(3)将柱杆芯材安装到柱杆壳体内,向柱杆壳体和柱杆芯材之间的空腔内填充玻璃纤维后,使用与柱杆壳体相同组分的铝合金密封空腔底端和顶端,得到柱杆;(4)使用柱杆组装桅杆。本发明采用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的铝合金作为柱杆芯材,耐腐蚀性能好的铝合金作为柱杆壳体,制备了夹层结构的柱杆,以所述柱杆组装得到的船用桅杆既能满足承载能力、结构强度的要求,又具备良好的耐冲击性能,可满足探测设备的探测高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桅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船用桅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桅杆是指船舶上悬挂帆和旗帜、装设天线、为雷达等探测设备提供安装平台的高的柱杆,其中,现代舰船的桅杆的最主要功能便是支撑雷达等探测设备。
为保证探测设备的安全,桅杆需要具备优秀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同时雷达的探测效果也对桅杆的高度提出要求,一般而言,桅杆高度越高,雷达的探测效果越好。然而随着桅杆高度增加,对桅杆承受船舶摆动产生的惯性力或风暴冲击等的要求也越高。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冲击船用桅杆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桅杆耐冲击性能较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冲击船用桅杆的制备方法,采用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的铝合金作为柱杆芯材,耐腐蚀性能好的铝合金作为柱杆壳体,制备了夹层结构的柱杆,以所述柱杆组装得到的船用桅杆既能满足承载能力、结构强度的要求,又具备良好的耐冲击性能,可满足探测设备的探测高度要求。
一种耐冲击船用桅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柱杆芯材,所述柱杆芯材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Mg:0.45%~0.60%、Si:0.25%~0.40%、Fe≤0.35%、Cu≤0.10%、Mn≤0.10%、Cr≤0.10%、Zn≤0.10%、Ti≤0.10%、Sc:0.05%~0.25%,余量为铝;
(2)制备柱杆壳体,所述柱杆壳体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Mg:0.45%~0.90%、Si:0.20%~0.60%、Fe≤0.35%、Zr:0.10%~0.30%、Gd:0.10%~0.30%、Cu≤0.10%、Mn≤0.10%、Cr≤0.10%、Zn≤0.10%、Ti≤0.10%,余量为铝;
(3)将柱杆芯材安装到柱杆壳体内,向柱杆壳体和柱杆芯材之间的空腔内填充玻璃纤维后,使用与柱杆壳体相同组分的铝合金密封空腔底端和顶端,得到柱杆;
(4)使用柱杆组装桅杆。
进一步的,所述柱杆芯材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Mg:0.50%~0.55%、Si:0.30%~0.33%、Fe≤0.15%、Cu≤0.10%、Mn≤0.10%、Cr≤0.10%、Zn≤0.10%、Ti≤0.10%、Sc:0.15%~0.25%,余量为铝。
进一步的,所述柱杆芯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按照柱杆芯材的合金含量熔铸制备柱杆芯材铸锭;
(12)加热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
(13)挤压铸锭,得到管状柱杆芯材;
(14)对柱杆芯材进行在线风冷淬火,然后拉伸矫直、人工时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2)的加热温度为450~520℃,均匀化处理时间为2~5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3)的挤压温度为450~480℃,挤压速率为10~15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裕航特种合金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裕航特种合金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7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