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帕金森病带有中花青素成分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6733.0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8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紫罗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25/16;A61K35/6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帕金森病 带有 花青素 成分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尤其是一种预防帕金森病带有中花青素成分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皂角刺8~14份,冬葵果10~30份,防风16~28份,白芍12~19份,丹皮3~11份,桔红15~22份,细辛2~5份,白芷7~14份,陈皮20~25份,知母6~18份,熟地26~37份,沙参5~16份,莲房3~9份,葛根10~25份,肿节风17~29份,苏梗20~40份,厚朴3~16份,车前子9~21份,金银花10~20份,焦山楂10~20份,木香5~15份,黄芪6~20份,柴胡3~10份,蜂蜜10~21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预防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帕金森病带有中花青素成分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预防帕金森病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药在防治老年性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潜在的优势,因此,研制和开发能延缓帕金森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中药新药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申请号为201810366621.X公开了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乌梅甘草能够开胃消食、止渴生津,对于腹泻的人群能够有很好的止泻的作用,但尚未见有将其应用于防治PD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防帕金森病带有中花青素成分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帕金森病带有中花青素成分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皂角刺8~14份,冬葵果10~30份,防风16~28份,白芍12~19份,丹皮3~11份,桔红15~22份,细辛2~5份,白芷7~14份,陈皮20~25份,知母6~18份,熟地26~37份,沙参5~16份,莲房3~9份,葛根10~25份,肿节风17~29份,苏梗20~40份,厚朴3~16份,车前子9~21份,金银花10~20份,焦山楂10~20份,木香5~15份,黄芪6~20份,柴胡3~10份,蜂蜜10~21份。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皂角刺7~12份,冬葵果8~20份,防风12~22份,白芍9~12份,丹皮1~6份,桔红8~20份,细辛1~3份,白芷3~12份,陈皮19~21份,知母5~17份,熟地20~33份,沙参3~11份,莲房1~4份,葛根7~21份,肿节风14~23份,苏梗14~24份,厚朴2~11份,车前子5~18份,金银花4~11份,焦山楂6~14份,木香3~9份,黄芪2~13份,柴胡1~5份,蜂蜜7~19份。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皂角刺8份,冬葵果12份,防风17份,白芍11份,丹皮3份,桔红12份,细辛2份,白芷5份,陈皮20份,知母9份,熟地24份,沙参7份,莲房2份,葛根9份,肿节风21份,苏梗17份,厚朴8份,车前子6份,金银花9份,焦山楂7份,木香6份,黄芪3份,柴胡3份,蜂蜜12份。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预防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预防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还保护由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预防帕金森病的药物制剂,所述制剂为本领域可实现的任何制剂形式,如散剂、颗粒剂、水剂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紫罗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紫罗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