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6489.8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陶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驾驶 自适应 调节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
在驾驶员进入车辆前,获取驾驶员的人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自动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
在接收到用户调整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调整指令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驾驶员进入车辆前,获取驾驶员的人体特征参数
在驾驶员进入车辆前,通过车辆门框或B柱上的摄像头和/或传感器获取驾驶员的人体特征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自动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包括:
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对应的预设位置调整数据,根据所述预设位置调整数据自动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对应的预设位置调整数据,根据所述预设位置调整数据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包括:
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偏差在预设偏差比例对应的目标参数,并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预设位置调整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位置调整数据控制座椅调节装置将座椅调整到对应的座椅位置,控制外后视镜调节装置调整外后视镜至对应的外后视镜位置,并控制方向盘调节装置将方向盘调整至对应的方向盘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自动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之后,所述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驾驶员的位置确认信息后,获取所述驾驶员的生物信息或驾驶员当前坐姿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生物信息和所述当前坐姿数据信息生成所述驾驶员的坐姿档案;
在所述驾驶员再次进入车辆前,根据所述坐姿档案调节好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调整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调整指令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通过座椅调节装置发出的座椅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座椅调节指令调整当前车辆的座椅位置;
在接收到用户通过外后视镜调节装置发出的外后视镜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外后视镜调节指令调整当前车辆的外后视镜位置;
在接收到用户通过方向盘调节装置发出的方向盘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方向盘调节指令调整当前车辆的方向盘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调整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调整指令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之后,所述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还包括:
接收不同驾驶员调整后的位置调整参数,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实时更新预设数据库中的不同人体特征参数与不同调整参数的对应关系,并通过OTA自动推送至各车辆主机。
8.一种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驾驶员进入车辆前,获取驾驶员的人体特征参数;
自动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自动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
被动调整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调整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调整指令调整座椅位置、外后视镜位置及方向盘位置。
9.一种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程序,所述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程序,所述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驾驶自适应调节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4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