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技术的配电网差动保护终端通信模组及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6071.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3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瑞;尹军;李峰;郭学让;李亚平;张志军;解鹏;张强;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H04W72/04;H04W36/1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俞亮;周星莹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配电网 差动 保护 终端 通信 模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5G技术的配电网差动保护终端通信模组及通信方法,前者包括:上下行收发单元用于连接通信网络,传输数据;总控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业务数据类型切换上下行收发单元的通信模式,启动对应的数据传输流程,控制传输处理单元工作;传输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应通信协议中的数据处理流程;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对上下行收发单元、总控管理单元、传输处理单元进行供电管理。本发明涵盖有5G+EPON双通信模式,保证了通信模组的适用性;总控管理单元采用双芯设计方式,采用ARM+DSP形式,ARM处理芯片负责协同控制,DSP处理芯片负责数据处理,功能分配明细,有效降低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5G技术的配电网差动保护终端通信模组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线路质量运行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在通信接入网方面,如何实现分布式节点的端到端管理是配电网首要解决的问题。传统大规模、集中式配电站/台接入利用光纤、工业以太网等方式均可简单完成站点间的信息传输,实现站点间保护。
目前配电网差动保护通信体系多采用单独的EPON光通信网络技术通信或4G无线通信技术通信,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者一些问题。EOPN网络是利用无源分光器件替代交换机装置,可以实现数据流的多路分流,比较适合分布式节点接入,各ONU采用并联方式接入,抗多点失效能力强,但所有业务处理集中在OLT上,当OLT失效时,全网会瘫痪,底层节点通信也会终端;由于OLT器件插入损耗值有限制,分布式接入节点距离不能超过20km,导致ONU接入数量有限,网络拓扑无法过大,不太适应较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集群接入。由于传输介质为光纤的有线方式,因此在光纤敷设和建设投入上均存在较大问题,保护数据业务带宽均为Mbps级别,每一个ONU链路需独立光纤承载,光纤目前带宽可以到GB级别,造成光纤资源极度浪费,在建设和后期运营维护方面,有线方式的全线监控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投入;并且对于后期接入站点位置改造需求方面,光纤模式很难完成低成本的改造工程。目前4G无线通信网络空口传输时延在10-50ms之间,传输带宽在100-1000Mbps/s,无法完全满足装置单向15ms的时延要求,并随着保护业务方式的多样性发展的趋势,实际汇聚带宽也会出现承载瓶颈,此外4G无线通信安全性能除了采用祖冲之安全算法在物理传输层增强了安全性能,但并未形成全面封闭式的安全防护策略,尤其面向继电保护等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业务,需要在应用层、业务终端侧等均设计安全防护手段,进一步提升无线的空间传输抗风险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技术的配电网差动保护终端通信模组及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基于4G无线通信的配电网差动保护通信体系存在的延时大、带宽有限制,易出现承载瓶颈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配电网差动保护终端通信模组,包括:
上下行收发单元,集成有多种通信模式,用于连接通信网络,传输数据,其中,通信模式包括EPON光通信和5G通信;
总控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业务数据类型切换上下行收发单元的通信模式,启动对应的数据传输流程,控制传输处理单元工作;其中,业务数据类型包括实时业务数据和非实时业务数据;
传输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应通信协议中的数据处理流程;
电源管理单元,用于对上下行收发单元、总控管理单元、传输处理单元进行供电管理。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下行收发单元包括光通信接口组件和5G通信接口组件;
光通信接口组件包括EPON光接口模块和EPON光接口电路,实现各种业务数据的收发;
5G通信接口组件包括无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电路、接口转换电路和数据接入控制电路,实现实时业务数据的收发;其中,无线通信接口包括射频ANTx接口、SIM接口、PCI接口、SPI接口、音频接口、数据通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