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浮陀螺单机在轨自主管理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5240.5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朋;马官营;惠欣;李玉猛;朱梦如;陈小娟;王月;王冲;周晶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陀螺 单机 自主 管理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三浮陀螺单机在轨自主管理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陀螺上电,并进行陀螺自启动管理;
(2)对启动后的陀螺进行在轨状态诊断管理,根据所得陀螺遥测数据进行自主状态诊断,若存在故障数据则将故障数据下传至地面控制站;
(3)对步骤(2)中获取的陀螺遥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所述步骤(1)中,陀螺自启动管理包括:陀螺自动启动、陀螺电机自动启动,其中:
所述陀螺自动启动为开启陀螺温度控制、陀螺电机启动控制、陀螺磁悬浮控制,步骤具体为:
(1-1)单机产品上电或复位后,进入开启陀螺温度控制环节,开启陀螺控温,控制陀螺温度恒定;
(1-2)进入陀螺温度遥测检测环节,持续监测陀螺温度遥测数据,当陀螺温度遥测数值满足预设陀螺温度条件后进入步骤(1-3),否则保持持续监测直至满足预设陀螺温度条件;
(1-3)进入陀螺电机启动控制环节,启动陀螺电机后进入陀螺磁悬浮控制环节,开启磁悬浮用于陀螺磁悬浮控制,陀螺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所述陀螺电机自动启动具体为:
根据陀螺电机控制获取电机遥测数据,并进行陀螺电机自主启动,具体步骤如下:
当陀螺进入陀螺电机启动控制环节后,陀螺电机接收到电机开启指令,进行陀螺电机状态判断,若陀螺电机状态为已开启,则令陀螺转入陀螺磁悬浮控制环节,否则对陀螺电机启动参数进行设置,进入陀螺电机使能电机控制电路环节,为陀螺电机施加控制信号进行驱动;
进入陀螺电机启动判断环节,判定陀螺电机转速是否满足预设陀螺转速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陀螺磁悬浮控制环节,否则进入故障模式管理环节,记录陀螺电机启动参数及启动过程状态数据,将所得数据进行在轨下传至地面控制站进行排查;
所述步骤(2)中,陀螺在轨状态诊断管理为对陀螺温度遥测数据、陀螺电机状态遥测数据、电机母线电流遥测数据、磁悬浮电流遥测数据和电路温度遥测数据进行在线诊断,具体为:
Imin≤I≤Imax
式中,Imin为诊断下限值,Imax为诊断上限值;
所述诊断下限值、上限值根据陀螺历史诊断数据确定;
所述步骤(3)中,陀螺遥测数据存储管理具体为:
对陀螺温度遥测数据、陀螺电机状态遥测数据、电机母线电流遥测数据、磁悬浮电流遥测数据和电路温度遥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所述陀螺遥测数据存储管理采用异常事件触发机制,当各遥测数据满足触发机制时进行在轨遥测数据存储,具体为:
Qlmin≤I≤Qlmax
Qhmin≤I≤Qhmax
式中,Qlmin为启动存储的下边界下限值,Qlmax为启动存储的下边界上限值,Qhmin为启动存储的上边界下限值,Qhmax为启动存储的上边界上限值;
所述启动存储的下边界下限值、下边界上限值、上边界下限值、上边界上限值根据陀螺历史存储管理数据确定;
其中,陀螺电机自动启动管理具体为:
(1)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接收到电机开启指令后,启动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
(2)步骤(1)开启后,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进入电机状态判断环节,该环节判定陀螺电机状态;如果陀螺电机状态为已开启,则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直接进去闭环运行环节;否则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进去下一环节;
(3)步骤(2)流程完成后,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进入设置启动参数环节,该环节中设置陀螺电机启动参数,用于陀螺电机启动前的参数准备;
(4)步骤(3)流程完成后,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进入使能电机控制电路环节,该环节使能电机控制电路,给陀螺电机施加控制信号,用于驱动陀螺电机;
(5)步骤(4)流程完成后,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进入电机启动判断环节,该环节判定电机转速状态满足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6)如果步骤(5)的条件满足,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进入闭环运行环节;
(7)如果步骤(5)的条件不满足,陀螺电机自主启动管理流程进入故障模式管理环节,该环节中记录陀螺电机启动参数以及启动过程状态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通讯部件,用于在轨数据下传,供地面人员排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2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激光成型的压差式阻隔结构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缺陷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