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3731.6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叶楠;杨永安;王家松;王帆;陈俊收;李军锋;贺克山;叶修松;任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 地址: | 71004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绕 行星 探测器 轨道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施;将积分开始和结束的两个单向距离差,在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距离矢量处进行有限阶泰勒展开,得到平均测速的几何分量;结合平均测速的相对论分量,计算得到总的平均测速值。本发明在计算行星位置时,使用速度积分替代多次直接计算,避免了星表插值误差,距离差作为距离矢量和变化矢量的函数,仅需双精度浮点数即可满足存储计算有效位数需求,避免了使用四精度浮点数引起的计算复杂度,有效的兼顾了计算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轨道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 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深空行星探测的主要测轨手段为高精度多普勒数据,使用多普勒数据对 目标进行精密定轨定位,需要预先对测速进行理论建模,得到高于测量精度 一个量级以上的理论值。目前X频段的多普勒测速精度可达0.1mm/s,对应 的理论测速精度需达到0.01mm/s以上才能满足要求。常规方法先计算探测 器与测站的距离,再通过距离差分获得理论测速值。在计算距离时,需要计 算探测器和测站的位置,而星表插值行星位置的误差约0.1mm,无法通过差 分消除。在使用距离差分计算理论测速时,为避免截断误差,需要使用四精 度浮点数,存储和计算速度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误差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具 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计算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下行矢量;
步骤2、计算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上行矢量;
步骤3、计算积分开始时刻的单向下行矢量;
步骤4、计算积分开始时刻的单向上行矢量;
步骤5、计算积分开始和结束时刻的单向上行和下行距离差;
步骤6、计算多普勒测速的几何分量;
步骤7、计算平均测速的相对论分量;
步骤8、计算总的平均测速。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根据环绕行星的情况,计算探测器单向下行矢量为:
r23(tend)=(rP+rsat)-(rE+rsta) (1)
式(1)中,r23为探测器到地面测站的单向下行矢量,tend表示积分结束 时刻,rE为地心在太阳系质心天球参考系(BCRS)下的位置矢量,rsta为测 站在地心天球参考系下的位置矢量,rP为行星质心在BCRS下的位置矢量, rsat为探测器在行星质心天球参考系下的位置矢量;以上各天球参考系仅存在 坐标系原点的平移,不涉及轨道面和主方向的旋转;
计算单向下行时,以接收时刻为初始值,进行光行时迭求解探测器转发 时刻,单向距离值ρ23=||r23||变换小于1%认为迭代收敛。
步骤2根据环绕行星的情况,计算探测器单向上行矢量为:
r12(tend)=(rE+rsta)-(rP+rsat)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未经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3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CD液晶显示屏的分装打包机构
- 下一篇:安卓系统的业务配置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