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道路施工的切缝装置及切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3544.8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乾;朱立雷;杜学杨;周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E01C19/23;E01C19/2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道路 施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切缝装置及切缝方法,包括刀头,还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杆,固定板与压路机后轮连接,支撑杆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刀头。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对压路机边施工边切割,而且切割效果好,有助有提高施工缝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切缝装置及切缝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市政道路的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会在路面中线处产生纵向的施工缝。一般情况下,施工缝在沥青混凝土冷却后由人工手推切割机切割整齐。但是人工切缝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施工距离长,施工人员对整个摊铺区域施工缝的切割往往贯穿于半幅道路的始终,会耗费大量作业时间,对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他也会耗费施工人员大量的工作精力,对现场人员安排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冷却后的沥青混凝土不易切割,对切割人员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切割人员技术不好就会导致施工缝切割参差不齐,造成其与后半幅沥青混凝土接合质量低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切缝装置及切缝方法,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代替人工切割环节,即施工,即切割,提高切割效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切缝装置,包括刀头,还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杆,固定板与压路机后轮连接,支撑杆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刀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而且能够随压路机边施工边切割,代替了传统的手推切缝,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利用机械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固定板设置有两个,支撑杆置于两个固定板之间并分别与两块固定板活动连接,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分别与两个固定板连接;远离压路机后轮的固定板与支撑杆之间通过弹簧一连接。
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上段和支撑杆下段,支撑杆上段与支撑杆下段之间通过弹簧二连接。
弹簧二的外侧设置有定位筒,定位筒的顶部与支撑杆上段的底部连接。
刀头整体为楔形,刀头的一端为切割部,另一端作为固定端与支撑杆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切缝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碾压施工,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工序持续进行:
步骤二:在终压基本完成后,剩余纵向施工最后一次碾压时,将该装置从压路机后轮上放下,调整好刀块位置,保证刀块底部与路面基层贴合;
步骤三:启动装好切缝装置的压路机,调整好前进方向和角度,准备碾压:
步骤四:所有条件准备好以后,开始纵向向施工缝处的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工作;
步骤五:碾压完成后,施工人员清理切割后的沥青混凝土,完成切缝工作。
本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施工时间,省去原本费时费力的人工切割环节,即施工,即切割;还能够利用压力及前进路线品质,路面手里均匀的特点,保证纵向施工缝施工的质量,提高道路的美观度,提高切割质量;将切割装置与压路机结合,避免购入其他手推式切割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固定板1;支撑杆2;支撑杆上段21;支撑杆下段22;刀头3;固定部31;切割部32;销轴4;安装孔5;弹簧一6;固定销一7;固定销二8;弹簧二9;定位筒10;挡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3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